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內地首季出入境逾億四人次
  • 央行原副行長范一飛一審認罪
  • 我國成功從美追索38文物
  • 數字技術為中外文物展注活力
  • 俄導彈襲烏18人死
  • 歐盟加緊制裁伊朗
  • 美媒:拜登施壓巴總統被拒
  • 中方籲立即實現加沙停火
  • 外媒:美同意以進攻拉法
  • 伊朗準備應對任何襲擊
  • 印尼總統佐科晤王毅
  • 華再促菲重信守諾
  • 王毅:遵守國際法美沒有“特權”
  • 印尼當選總統:中國是好朋友
  • 王毅:加快推進南海磋商
  • 桃園連續三天停電當局挨轟
  • 水浸街
  • 兩岸同胞共拜人文始祖
  • 延役之哀
  • 台軍P-3C疑誤射小牛導彈

(社論)中德關係面臨考驗

2021-09-07 06:35

    中德關係面臨考驗

    本月廿六日,德國將舉行大選。德國廣播公司的最新民調顯示,德國社民黨支持率為百分之廿五,領先現任總理默克爾所在的基民盟約五個百分點。綠黨、自由民主黨、德國選擇黨的支持率分別為百分之十六、百分之十三和百分之十二。按選舉規則,在德國聯邦議院選舉中得票率最高的政黨擁有優先組閣權。

    分析認為,社民黨近期支持率快速攀升,與其所推的總理候選人蕭爾茨的個人表現有較大關聯。蕭爾茨是現任聯邦政府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在近期的電視辯論、七月中旬德國中部洪災、阿富汗問題上均表現沉穩。

    相較蕭爾茨,基民盟的總理候選人拉舍特此前在考察洪災時的表現,給其形象造成負面影響;綠黨總理候選人安娜萊娜·貝爾伯克因捲入學歷造假、著書抄襲等風波,支持率也在下降。

    有德媒猜測,德新一屆政府很可能會對過去十多年強調經濟合作的對華政策作出較大調整。

    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在一份報告中指出,至少從各政黨的競選綱領可預期,大選後德國對華政策會出現轉變。“目前德國的中國政策是雙邊導向,尤其是在經濟利益方面;未來更強的歐洲導向將會與現有的策略形成對比。在有關5G的討論中,各黨至少都含蓄表達了支持歐洲的解決方案,並對依賴外國數字技術的做法提出警告。若自民黨和綠黨加入未來的聯邦政府,可能會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的態度。”

    近日另一民調顯示,超過五成的德國民眾希望德國政府以強硬的態度對華。在這些投票的德國民眾眼中,只要能夠強硬對華,無論德國將付出多大的經濟代價,其都會選擇接受。

    德國聯邦工業聯合會主席魯斯武姆近日也煽動稱,歐洲企業在和中國做生意時,必須要認清人權等不可逾越的紅線。他還要求歐盟對中國享有的市場准入設立更嚴苛的條件。

    德國聯邦工業聯合會此前對華態度較為務實,最近兩三年變得激進,可能與“德國製造”遭遇“中國製造”越來越強大的競爭有關。在機械製造行業,德國“全球最大機械製造出口國”的寶座去年被中國“搶走”;在德國最重要的汽車行業,中企也開始挑戰平治、寶馬和大眾。

    事實上,德國究竟該以何種態度對待中國,一直是德國政治界爭論的重點之一。美國近年把中國當成冷戰對手,全力遏制、打壓,惡化了中國的整體外交環境,歐洲反華勢力趁機抬頭,也影響德國的政治取向。

    也應看到,中國是德國的最大貿易夥伴,對於許多德國企業而言,中國是最重要市場之一。尤其是對德國汽車產業來說,來自中國的訂單大幅緩解了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危機。目前德國大選民意較為膠着,未來德國政府很可能出現多黨聯合執政局面,考慮到經濟利益以及諸多全球性問題,德國的對華政策可能會呈現更加複雜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