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保生文化祭
  • 土石崩塌
  • 陸促日妥處涉台問題
  • 陸商參展
  • 滬人大原主任董雲虎被訴
  • 金色麥田
  • 美大使感謝華拯救同事
  • 墓地貴於房價
  • 聯國籲查加沙集體墳墓
  • 美國務卿布林肯抵滬
  • 美大學爆反戰示威浪潮
  • 以媒:以軍很快進攻拉法
  • 國台辦:“倚武謀獨”注定失敗
  • 普京:國際恐怖主義威脅仍嚴重
  • 李廣蘇:奔天的“蝸牛”
  • 陸:推高台海衝突風險
  • 葉光富:重返“天宮”
  • 李聰:拿到太空“船票”
  • 神十八今晚升空
  • 神十七乘組下周返地

美大學教職工籲停找“華諜”

2021-09-15 06:35




    逾百七人聯署    致函司法部長

    美大學教職工籲停找“華諜”

    【本報綜合報道】據觀察者網消息:二○一八年,美國特朗普政府發起“中國行動計劃”,在美高校四處搜尋所謂的“中國學術間諜”。時至今日,這項充滿種族主義色彩的計劃仍在繼續,而一批教授和學者無法忍受、怒而反抗。

    不少案件被撤銷

    三年前,美政府發起“中國行動計劃”。美方聲稱,該計劃旨在阻止商業機密和其他專利信息向中國轉移,將重點關注“接受美政府資助並在中國工作或交流的美國研究人員”。

    據路透社十三日報道,在這一計劃實施的三年中,美國司法部公佈了至少廿七宗相關案件細節,其中一些案件已經結案、一些案件被撤銷,還有一些案件仍在進行中。

    被指控的學者中不乏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的教授,以及作為訪問學者赴美的中國科學家。

    胡安明獲判無罪

    九月九日,美國田納西州一位聯邦法官宣判美國田納西大學諾克斯維爾分校華人教授胡安明無罪。此前,胡安明被指控在申請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個研究項目的經費時隱瞞了其在中國的職務。

    值得一提的是,胡安明是因“中國行動計劃”控罪而出庭受審的首名科學家,因此此案備受關注。

    近幾個月來,其他幾起類似案件最終也是如此。今年七月,美國檢方撤銷了對五名訪問學者的起訴,後者曾無端被控隱瞞“與中國軍方的關係”。七月晚些時候,數十名民主黨議員要求美司法部長加蘭德調查“反覆出現的針對亞裔個人錯誤的行為”。

    帶種族主義色彩

    當地時間九月八日,一百七十七名來自美國斯坦福大學教職工聯名致信美司法部長加蘭德,要求他終止“中國行動計劃”。這封公開信於十三日對外公佈。

    公開信顯示,斯坦福大學教職工指責“中國行動計劃”充滿種族主義色彩,損害了美國的研究和技術競爭力。美國針對華裔的不成比例的調查,引發了“寒蟬效應”,使得學者不願意前往美國。

    信中寫道,針對學者的許多案件都同涉及撥款項目或簽證表格的“欺詐”相關,而非商業機密的竊取。

    在公開信最後,斯坦福教職工強調:“為應對中美關係帶來的挑戰,我們強烈敦促你終止‘中國行動計劃’,轉而發展一段避免種族定性的替代計劃,從而推動有意且重要的合作和人才交流。”

    當被問及對“中國行動計劃”的批評時,美國司法部發言人仍舊嘴硬,宣稱美國政府將繼續打擊“(中國)政府破壞美國國家安全和損害美國經濟的非法行為”。

    削弱美科學地位

    對於美司法部的說辭,公開信組織者之一、斯坦福大學自然科學院高級副院長邁克爾遜不以為然。他直言,美國聯邦調查局在大多數情況下所做的是恐嚇他人。

    另一位組織者、斯坦福大學物理學家基弗森說,他之所以參與聯名,是因為他看到他的華裔同事因為“中國行動計劃”而遭受惡劣環境的折磨。

    前美國能源部長、諾貝爾獎得主、斯坦福大學教授朱棣文也是聯名信的參與者之一。他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稱,“中國行動計劃”不僅無助於保護美國技術優勢,而且有可能削弱美國在科學方面的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