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現代澳門日報
新聞
  • 6歲童流感危重深切治療
  • 旅遊局赴新加坡辦大型路展拓東南亞客源
  • 梁鴻細促做好科研高端製造產業規劃
  • 日用品店涉非法進口無牌供應藥物
  • 賀一誠:積極加強澳門與深合區文旅聯動
  • 教青局:運動會不適5小學生均無大礙
  • 市署查獲兩食品廠使用過期包點餡料
  • 本澳女子冒充蔘茸店東主詐騙58萬
  • 神舟十八號航天員出席出征儀式
  • 身份證明局參展第12屆旅博會
  • 福建非遺項目走入校園 推廣傳統技藝
  • 【持刀傷人案】尼泊爾男疑借錢不果 拔刀襲擊同鄉
  • 團體辦論壇探討大健康產業發展
  • 兩工地存嚴重職安健隱患被勒令停工
  • 澳大辦葡語演講賽 學生:助鍛鍊語言能力
  • 賀天后誕系列活動下星期舉行
  • 有團體遞信表達訴求
  • 珠海辦活動表彰產業人才
  • 韓國醫學院教授今日開始離職
  • 交通局:巴士新支付方式首日運作暢順

李應林帶領嶺大師生搬米度糧荒

2021-10-07 06:30

本欄上期講到著名清末平民教育家陳子褒的學生李應林,在1937年6月,他成為嶺南大學的第八任校長。之後,日本展開全面的侵華行動,局勢動盪。1938年10月,廣州告急,李應林拒絕校董會的停學要求,宣佈「母校屹立,風波不搖」申明「即使赤手空拳,也要保持母校生命之存在」,但鑒於局勢危險,李應林不得不將嶺大搬往香港繼續辦學,並安排嶺南大學農學院遷入粵北的韶關,一方面可以讓粵北的學生繼續讀書,另外亦以將來抗戰成功,可以迅速地返回廣州原校復課。但是隨著香港亦不能倖免於日本的侵略,李應林又要再次搬校,將香港的教學搬到韶關坪石荒村中,建立臨時校舍,他並自行尋找資金支持辦學,以免再受到美國基金的支配和國民政府將嶺大納入公立學校,讓嶺大維持獨自立自的辦學方針。
李應林在韶關坪石的臨時校舍位於曲江縣仙人廟大村,他在大村的村名前加了個「嶺」字,於是該地就改名為嶺大村了。當時該地為原為戰區軍官訓練營地,在山坡上只有由竹搭建成的簡陋棚屋。李應林於是呼籲學生及軍人一同動手,合力興建校舍。他們採用當地常用修繕棚屋的方法,在竹棚舖上繩網,然後在繩網上掍上灰泥,這樣快速地竹棚其改建為臨時課室,並增加了圖書館、科學館、課室、膳堂、男女生宿舍等設施。這些臨時的建築物還沿用廣州嶺大校園建築的舊名,如懷士堂、格蘭堂、黑石屋等。搬到韶關的嶺大雖然臨時建成,但相當有規模,學校設有文學院、理工學院、農學院和醫學院。其中,文學院和理學院設於嶺大村,文學院院長由李應林代任,開設中國文學系、外國語文系、歷史政治學系、社會學系、商學經濟系等專業。由於受到校舍規模所限,大學部學生約有500人,教職員工約60人。此外,大學亦設有中學部,基本為完全高級中學,人數最多時達到280多人。
李應林管理學校相當實事求是和接地氣,在韶關辦學期間,就因為帶領師生一同搬米而被登上報章,亦成為當地人茶餘飯後的佳話。1943年秋韶關米荒,國民政府無法解決,米價直線上升,漲了幾倍,學校要維持幾百人伙食不容易,幾乎隔周就要派人到韶關找門路,走後門買公價米,經常面對斷糧威脅。李應林於是派人到湖南商購大米,疏通官員和戰區放行,終於把大米運來,但搬運人力不足,僱工不化算,又值陰雨,大米在車站露天堆放容易黴壞。李應林遂帶頭,號召師生、家屬協助搬運大米。於是全校沸騰起來,無論男女學生、教授、家屬,連小孩也來幫忙,搬米的人群宛如長龍,川流不息,忙到了深夜二時許,他們將800多石米全部搬完。當時一位報章記者乘火車路過,詫為奇觀,於是發了這段新聞,而受到全國的關注。
嶺南大學部在韶關大約辦學了5年,直至1945年日軍攻佔曲江,大學再不能繼續開課,於是被迫停學。不過,停學了不久,日軍就宣佈戰敗投降,嶺南大學於是遷回廣州康樂校園,同年10月31日正式復課。

李應林帶領嶺大師生搬米度糧荒

學生在仙人廟嶺大科學樓裡上課(互聯網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