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工聯文委參訪江門
  • 公總青委會了解審計
  • 福州三山同鄉會晤閩商務廳
  • 同心演唱會傳承傳統文化
  • 工聯筷子基親子外遊促溝通
  • 安徽統戰部訪省級政協會
  • 粵澳工商聯珠企交流大健康
  • 基層公職協撐珠慈善活動
  • 各界:同心協力護國安
  • 江西僑聯訪僑總擴合作
  • 特首冀深化澳佛旅遊合作
  • 賀一誠晤聖普副議長
  • 賀:澳優勢助安企拓內地商機
  • 和諧廣場今起臨時交管
  • 美高梅團隊齊閱讀弘工匠精神
  • 新聞特搜
  • 澳大學者解密人參屬植物抗菌
  • 粵貿促會訪中西學院促合作
  • 菜農校園之星才藝賽精彩紛呈
  • 勞幼華師附幼締結姊妹

科學館入校推動科普教育

2021-10-11 06:35


    科學館入校推動科普教育

    澳門科學館一向致力推動青少年科普教育,“館校合作——走進校園”計劃更是澳門科學館的重點項目,希望能將科學以豐富趣味的形式帶入校園,為學生帶來生動一課。計劃預期今學年將會服務超過十所不同的學校,為學生展開一系列科普教育活動,從而培養本澳學生對科學的興趣,樹立良好的科學觀念,並且豐富學生成長。

    學生參與增興趣

    古語有云“教學相長”,如何在教育過程中尋求創新是必須面對的課題。澳門科學館教育部技術員黃詠芝表示,今年首次向非傳統的學校採用創新的教育模式,結合學生的教育需求以及學校相關的硬件配套,量身定製出一套具針對性的教育方案。

    在上學年的三至六月,“館校合作——走進校園”計劃與石排灣公立學校展開合作,為小學一至二年級的學生設立針對綜合課的全日活動。課程活動以人體作為相關主題,如視覺、聽覺等,旨在令學生能夠認識自己,建立初步的生物學知識。

    在課程設定中,除了固定的講解部分外,還有實際的演示部分,導師通過演示將相關內容立體地具現化,透過深入淺出的教學方式,令學生能夠在腦海中建立實際的了解。除此之外,課程還會以手作的形式作為“課後鞏固”,希望能夠通過手作,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感,同時為科學課程增添趣味。

    除此之外,在本次與石排灣公立學校的合作中,利用了路環的地理優勢,帶領學生走出校園,到戶外認識自然環境,並且透過觸碰等方式進行“感覺統合”的訓練,鼓勵學生透過自身實踐和操作體驗,激發學習與探索的潛能。

    跨學科課程體制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館校合作——走進校園”計劃中,建立了跨學科、跨領域的課程體制,從不同角度出發,為學生覆蓋知識盲點,進行全方位的教學。科學創新與社會發展緊密連結,在進行科普教育之餘,也要令學生認識自我與社會之關係。科學館會就相關課題聯絡不同的社會機構,為學生提供補充教學。

    在與“視覺”相關的課題中,以科學館作牽線,邀請仁慈堂失明人士協會到校開設課程講座,令學生了解到現時失明人士的生活情況,以及科技產品對於失明人士的協助作用,進而引出科技與社會之間的關係,令學生能夠認識並接觸社會。

    澳門科學館的“館校合作——走進校園”計劃為學校提供更多的科普教育之餘,也能令學生對所身處的環境建立正確的認知,提升自身的科學素養以及訓練科學思維,為學生的成長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