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華僑銀行:今年港元P按息或降1/4厘
  • 金沙中國首季蝕轉賺近3億美元
  • IPO資訊——摯達科技
  • 內地客清明出遊消費熱情高漲
  • 經紀:撤辣後查詢增兩三成
  • 高息環境持續 撤辣樓價難升
  • 零售餐飲系統助中小企轉型升級
  • “五一”再迎出遊熱 機票搜索量暴增
  • 團進團出利延長客留 促旅社業務
  • 酒店冀“五一”檔房滿九成
  • 首季迎888萬客 復疫前85%
  • (一家之言)橋通路暢通 促有效分流
  • 穗大學城設低空經濟示範島
  • 穗寫字樓空置壓力漸緩
  • 新街坊帶動 橫琴網簽增八成
  • 穗商品房成交額 創近六年第二低
  • 中原料次季月均成交重上千宗
  • 釋放資金 工商舖料月均成交近卅宗
  • 持續減息政策 歐元偏軟
  • 歐美利差預期拉闊 或加劇歐元弱勢

強化工業基礎助化解“通關經濟”弊端

2021-10-20 06:35

    強化工業基礎助化解“通關經濟”弊端

    毛主席說:我們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完成任務的方法問題。

    行政長官賀一誠九月廿八日晚上,完成公務行程回澳走出機場的第一件事就是前往民防中心,按事先約定與珠海市委書記郭永航、市長黃志豪、副市長張宜生等珠方官員舉行工作視頻會議,雙方就兩地通關安排、最新的防疫措施、聯防聯控機制的落實等議題進行討論達成共識,澳珠口岸的疫情防控措施維持至九月三十日廿四時(編者按:放寬通關因本澳出現疫情一度生變)。

    為何把通關當做第一件頭等大事?毫無疑問是行政長官處於對當前澳門經濟復甦第一要素的重視,心中有對解決問題方法的思考,那就是“通關”。關通,遊客來澳,利好企業和經濟。

    筆者自造的“通關經濟”學說並不嚴謹,但是建立在“通關經濟”和因疫情而具不穩定性弊端現象而提出,具有通俗易懂性,並希望以此重複“通關”、“遊客量”對澳門經濟復甦的重要性。

    澳門工業基礎薄弱

    澳門統計暨普查局最新公佈二○二○年工業調查資料顯示,二○二○年全澳有營運的工業(包括製造業、水電及氣體生產供應業)相關場所共884間,按年減少16間,在職員工減少1,080人至11,473人。場所全年收益及支出為93.9億元(澳門元,下同)和70.5億元,分別下跌19.7%和18.4%。全年盈利減少23.3%至23.4億元,反映行業對經濟貢獻的增加值總額下跌13.5%至46.8億元。此外,固定資本形成總額減少34.3%至11.4億元。

    製造業相關場所共878間,按年減少16間,在職員工減少1,093人至10,355人。製造業收益及支出分別為54.6

    億元和50.9億元,下跌23.9%及18.3

    %。全年盈利下跌61%至3.7億元,增加值總額下跌29.5%至18.2億元,行業固定資本形成總額減少54%至1.2億元。

    製造業子行業中,食品及飲品製造收益按年下跌37.2%至18.7億元,支出亦下跌25.4%至18億元,盈利與增加值總額分別錄得87%及49%的跌幅。水泥及混凝土製造收益則上升8.5%至10.7億元,支出增加5.2%至9.1億元,盈利和增加值總額亦分別錄得31%及19.3%的增幅。

    水電及氣體生產供應業的場所數目維持6間,在職員工按年增加13名至1,118人。二○二○年水、電用量均較前一年下跌,加上本地產電量下降令用於發電的天然氣使用量減少,影響行業收益下跌13.1%至39.3億元,支出為19.6億元,錄得18.9%跌幅。盈利按年減少6.4%至19.7億元,增加值總額為28.6億元,上升1.2%。另一方面,行業固定資本形成總額減少30.7%至10.2億元。

    上述數據顯示,二○二○年全澳有營運的工業(包括製造業、水電及氣體生產供應業)相關場所共884間。筆者查閱統計局數據看到,止於二○二○年底,本澳註冊公司共76,451間。有營運的工業(包括製造業、水電及氣體生產供應業)相關場所僅大於本澳註冊公司總數的1%。

    眾所周知,工業在產業分類中屬“第二產業”,是透過勞動人力、機器、工具、生物化學反應或配方,將原物料加工製造,生產成可供使用或銷售的製成品或最終產品。

    過程中需要的就業崗位給勞動工人提供了就業,這些就業勞動工人和在依賴遊客而生存的企業中就業的性質不同,具有不受“通關經濟”,也就是外來遊客多寡因素影響的穩定性,對澳門就業和澳門GDP來說都具有穩定的利好價值,因此認為澳門薄弱的工業基礎需要政府下工夫強化。

    許  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