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現代澳門日報
新聞
  • U23亞洲盃:國家隊0比2不敵韓國無緣出線。
  • 習近平與加蓬總統就建交50周年互致賀電
  • 緬華潑水節舉行 花車穿梭北區引觀賞
  • 警方首季檢3000宗行人亂過馬路
  • 多項措施培養中葡雙語複合型人才
  • 氹仔軍營開放日派票 市民提早到場輪候
  • 市署: 修路優先用新型瀝青減維修頻次
  • 甲足:澳門大學 0-3 青鋒
  • 旅博會一館兩薈推特色產品賀回歸25周年
  • 駐軍今明派參觀券 吸引市民一早排隊
  • 2023年葡語國家參展商較2019年增15%
  • 私接制服訂單? 女子涉詐騙友人69萬人民幣
  • 發揮中葡平台作用 培養雙語複合型人才
  • 公立學校葡語教育培養學生三文四語
  • 議員促修法建立DNA數據庫
  • 伊朗外長指在中部擊落微型飛行器
  • 兵球世界盃4強產生 樊振東衛冕失敗
  • 伊朗駐巴黎領館外 男子聲稱引爆炸彈被捕
  • 乒球世界盃:陳夢孫穎莎會師女單四強
  • 伊朗官媒稱中部受襲 美稱無參與

秀才遇著兵

2021-10-28 06:30
當人與人發生爭執時,想要解決矛盾必然要說理,但遇上對方是不講理的人就真的是「秀才遇著兵,有理說不清」。「秀才遇著兵,有理說不清」是中國歇後語,用來比喻對蠻橫不講理的人,無理可講。
大家都知道中國古代文人的社會地位非常高,因文人可參加科舉成為官員。而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選拔人才的主要考核制度,讀書人要經過多次考試才能高中狀元。第一次考試叫童子試、第二次考試叫院試、第三次考試叫鄉試、第四次考試叫會試,其後便是殿試。一般會試由禮部在京城貢院舉行,亦稱「春闈」,同樣是連考三場,每場三天,由翰林或內閣大學士主考。會試發的榜稱為「杏榜」,取中者稱為「貢士」,貢士首名稱「會元」。得到貢士資格者可以參加同年四月的殿試。殿試由皇帝主持和出題,亦由皇帝欽定前十名的次序。殿試只考一題,考的是對策,為期一天。錄取名單稱為「甲榜」,又稱「金榜」;分為三甲:一甲只有三人,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多人,賜「進士出身」。三甲則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一般稱為「傳臚」。
而秀才便是通過了第二次考試即院試的人,算是有了功名,而進入士大夫階層,則屬有識之士。
至於兵,同樣有一句話來形容這個職業,就是「好男不當兵」,在古代,有人認為老粗、缺乏知識的人,才去當兵。正因為一般當兵的都是老粗,因此讀書人與武夫的價值觀和溝通方式不同,難以親切友好的在一起交流溝通,硬要溝通可能還是一件比較費勁的事情,正正就是「有理說不清」。
談到「兵」,因現在是和平年代,軍人與百姓少有交集,因此「兵」這個詞語在港澳地區賦予了新的意思,也是我們常說的「觀音兵」。
觀音兵,字面意思便是觀音身邊的衛兵,是長時間貼身保護觀音的,用來比喻一些經常貼身跟隨某女子的男子,不過因為觀音兵可以是眾數的。但觀音本是男兒身,只是化作女兒身出身人世,普渡眾生,所以觀音理應是不會對身邊的男人動心,因此觀音兵便用來指被女生差來遣去的男生,即心甘情願圍著女人轉的男人。但「觀音兵」多為貶義詞,故此觀音兵亦是被嘲笑為沒有可能的追求者。
秀才遇著兵

殿試(互聯網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