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華僑銀行:今年港元P按息或降1/4厘
  • 金沙中國首季蝕轉賺近3億美元
  • IPO資訊——摯達科技
  • 內地客清明出遊消費熱情高漲
  • 經紀:撤辣後查詢增兩三成
  • 高息環境持續 撤辣樓價難升
  • 零售餐飲系統助中小企轉型升級
  • “五一”再迎出遊熱 機票搜索量暴增
  • 團進團出利延長客留 促旅社業務
  • 酒店冀“五一”檔房滿九成
  • 首季迎888萬客 復疫前85%
  • (一家之言)橋通路暢通 促有效分流
  • 穗大學城設低空經濟示範島
  • 穗寫字樓空置壓力漸緩
  • 新街坊帶動 橫琴網簽增八成
  • 穗商品房成交額 創近六年第二低
  • 中原料次季月均成交重上千宗
  • 釋放資金 工商舖料月均成交近卅宗
  • 持續減息政策 歐元偏軟
  • 歐美利差預期拉闊 或加劇歐元弱勢

澳特色商品宜借網購平台谷銷

2021-10-31 06:35


    學者:

    澳特色商品宜借網購平台谷銷

    【本報消息】時下網上購物已成居民消費模式之一。疫下外需減少、內需有限,本地實體店經營困難,進駐網購平台可否為商戶帶來新出路?有學者表示,目前許多澳門特色商品因缺乏網購渠道,仍需透過代購帶到內地消費者手上。若可在網購平台上開拓業務,相信有助提高產品銷售量。

    拓展網購存兩憂慮

    學者認為,過去本澳旅遊業興旺,“大門打開”就已足夠業務發展,較少考慮開發網購市場。現時疫情反覆,且存在較多不穩定因素,通關措施隨時存在變數,故現時是開發網購市場的合適時機,亦是疫下較穩妥的銷售方式。

    不少商戶存在兩個擔憂,一是擔憂法規限制商品銷售,因澳門對外地消費者較有吸引力的產品多數是手信、海鮮乾貨、藥品等,有關產品難以在網購平台上販賣。文創產品雖適合網購銷售,但消費者對品牌印象淺薄,故形成“好賣的不能賣,能賣的不好賣”的矛盾現象。

    二是擔憂投資與收益不成正比,因進駐網購平台,除需繳交固定費用,還要持續投入營銷費用,對疫下收入大減的商戶而言無疑有壓力,難踏出第一步,故開拓網購業務適合有實力的商戶。

    差異特色突圍而出

    至於競爭力方面,本地商品成本高,與內地比較,缺乏優勢。本澳企業要走差異化特色路線,盡量推出與其他商戶不同的獨家產品或特色產品,如銷售澳門當地特色產品,或與葡語系國家有關的產品。只有產品具差異特色,市場接受度高,才能提高銷售量,從而減輕倉儲、存貨、運輸、資金流動等多方面的壓力。

    網購平台可為商家擴大銷售渠道,打響品牌知名度,增加銷售機會。但受平台規則限制,或影響銷售收益。時下最新趨勢是發展直接面向消費者的D2C商業模式,無需經過中間商和平台,由企業與消費者達成交易。企業可直接與消費者溝通,迅速獲取反饋以改善產品和定價,建立品牌黏性。不少知名品牌企業已朝有關方向轉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