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現代澳門日報
新聞
  • 女子冒充參茸店負責人詐騙街坊58萬元
  • 布林肯訪華期望此行富有成效
  • 王毅晤匈外長 冀歐盟理性看待中國發展
  • 分別有議員提出書面質詢
  • 氣象局料今驟雨轉趨頻密
  • 【起火單位火光熊熊冒黑煙】湖畔大廈單位火警逾百人疏散
  • 管理學院提民航發展策略建議 倡設民航專業學位課程育人才
  • 三展館設逾千三展位 旅博會本周五揭幕
  • 料5至6月每周平均辦三場會展 貿促局:參展客商逾1.4萬人次
  • 深合區真金白銀助澳青創新創業 議員籲推新政鼓勵澳人赴琴就業
  • 深合區推扶持辦法促中葡科技合作 商會冀擴大開放吸引外企落戶琴澳
  • 湖畔大廈單位火警逾百人疏散
  • 賀一誠指深澳產業合作迎發展機遇
  • 巴坡沙泳池水質未達標 暫停開放
  • 採購法規範投標人合適性及廉潔法
  • 澳琴露營節將延期舉行
  • 商務部反對歐盟突擊檢查中企辦公室
  • 外電指以軍進攻拉法僅待獲批
  • 疑涉債務糾紛 尼籍外僱被水果刀刺傷
  • 聯合國大學人工智能大會周四開幕

十年寒窗苦讀

2021-11-18 06:30
在我國歷史長流中,官員的地位都極高,且一朝宰相多是文臣,而寒門學子想要進入仕途,唯有靠科舉。但是科舉制度下,若想高中卻十分艱難,高中的學子往往要「十年寒窗苦讀」方能「一朝金榜題名」。
「十年寒窗苦讀」出自元代高明在《琵琶記》中說的:「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他以「頭懸梁、錐刺股」的苦讀精神,來激勵讀書人追求「做大官、發大財」,但寒門學子想要通過科舉考試「做大官」並非易事。
科舉考試按照成績分為及第、進士、狀元、會元、解元、連中三元、鼎甲、貢士、舉人、秀才。在我國古代科舉制度中,殿試為最高一級考試,由皇帝親自主持監考。考生考入三甲都叫進士,一甲三人稱「進士及第」授予官職,一甲中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其餘二甲稱為「進士出身」,需要參加翰林院考試,學習三年再授官職。三甲被稱為「同進士出身」。基本上,上百萬考生中才會出一個進士,許多人耗費大半輩子都沒能考取進士,像詩聖杜甫才華洋溢,但他窮極一生都沒能考取進士,可見此中艱難。
事實上考生往往十年寒窗苦讀也未必高中,因此這裡的「十年」指的是長期的努力。科舉考試共分為四級,依次為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四級。隋唐時期,科舉考試基本還是每年一考,從宋英宗治平三年開始,便每三年才開考一次,若是鄉試、會試、殿試每一場考試都一次通過,考取進士身份,少說都要花費九年的時間,因此用「十年」來說也不為過,但是鮮少有人「逢考必過」。以《範進中舉》的故事為例,範進參加科舉二十多次,直到五十四歲才中秀才,而後考取舉人。但不少人認為範進只是小小舉人便過於驕傲自滿,可實際上範進中舉人的排名是廣東省第七位,而科舉三年才舉辦一次,範進能在這比例中考取舉人已經十分難得。就連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二十歲開考,二十五歲考取進士,如此年紀的進士在歷史上已經鳳毛麟角,雖說唐朝時期基本每年一考,但韓愈也足足考了四次才及第。
當然,有人會質疑為何如此難考,古代寒門學子仍趨之若鶩?這就要談一談「科舉福利」。如果考上秀才,從此有功名在身,雖說秀才不能當官,但是可以給官員當幕僚,每月都可以從衙門領取俸祿,免稅賦、免勞役、見縣官可以不跪。要是考上舉人,便正式進入國家幹部的行列,最低也會當個縣令,這時的已經徹底脫離百姓的階級了,所以範進得知自己中舉後便高興到瘋了。舉人待遇不光是俸祿多了,朝廷給地,給糧,給布,給宅子,給僕人。光是舉人便衣食無憂且有權,往上的貢士、進士就更不用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