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華僑銀行:今年港元P按息或降1/4厘
  • 金沙中國首季蝕轉賺近3億美元
  • IPO資訊——摯達科技
  • 內地客清明出遊消費熱情高漲
  • 經紀:撤辣後查詢增兩三成
  • 高息環境持續 撤辣樓價難升
  • 零售餐飲系統助中小企轉型升級
  • “五一”再迎出遊熱 機票搜索量暴增
  • 團進團出利延長客留 促旅社業務
  • 酒店冀“五一”檔房滿九成
  • 首季迎888萬客 復疫前85%
  • (一家之言)橋通路暢通 促有效分流
  • 穗大學城設低空經濟示範島
  • 穗寫字樓空置壓力漸緩
  • 新街坊帶動 橫琴網簽增八成
  • 穗商品房成交額 創近六年第二低
  • 中原料次季月均成交重上千宗
  • 釋放資金 工商舖料月均成交近卅宗
  • 持續減息政策 歐元偏軟
  • 歐美利差預期拉闊 或加劇歐元弱勢

(一家之言)改變思維才能加快融合

2021-11-19 06:35

    改變思維才能加快融合

    大賽車及美食節今日開鑼,正式啟動年底盛事節奏。兩大項目在疫下如期舉行,希望創造引客效應,推動旅遊業復甦。

    官方預告全年GDP可達雙位數增長,但估計應是去年基數低所致,冷冰冰的數字背後亦欠缺“質感”。多個行業“危殆”轉“嚴重”,仍是水深火熱。從庫房入不敷支到商界苦苦經營,今年經濟環境如何,業界如魚飲水,大家都把目光放到明年。

    推動經濟回升,旅遊博彩業仍是唯一出路。推動適度多元亦刻不容緩,很多核心關鍵更須開放思維,共創環境。

    施政報告提到,“鞏固和提升傳統優勢產業的同時,積極培育和發展適合澳門發展的產業”。當中以發展大健康產業、現代金融、高新技術、會展商貿和文化體育等產業,與橫琴產業發展方向趨同,意味着兩者若能互惠互補,有條件做大市場。

    特首直言深合區是新事物、新嘗試,溝通、工作上有磨合過程,可以理解。畢竟兩地共管一區,前所未有。區域融合提出多年,社會講得多,做得少。如今澳門低迷的營商環境與周邊地區形成反差,促使部分投資者、人才等思考北上發展的可能性,此時,社會卻徘徊於保守與開放的矛盾心態。

    經濟逆周期,應該固守本地投資,靜待復甦,抑或往新區發展尋求發展機遇,對市場效果不同,直接影響經濟復甦的動力。又如爭拗多年的人才議題,部分領域人才不足,更沒有領軍人物開荒、拓展新興產業,眾所周知。現正公開諮詢的《人才引進制度》,部分意見卻仍然沒有跳出外來人才與澳人爭飯碗的執拗。另一方面,還是有不少人憂慮鼓勵澳門人才北上發展會進一步淘空本地人才庫。政策原地踏步,最後還是塘水滾塘魚。

    多年來,澳門積極朝向國際城市推進發展,但每每觸及市場準入機制等領域,卻回到小城的固有思維格局。區域合作已勢不可擋,要有效推進融合發展,完善政策配套、市場機制,還須改變思維,促加快融合。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