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 OutReach
  • 美通社
  • EQS 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大豐私銀辦投資午餐會
  • 後疫情時期旅遊經濟發展建議
  • 普拉達業績亮麗
  • 廣東出台招商引資高質量發展20條
  • 憂德銀違約 恆指料兩萬點徘徊
  • 從“橫琴生產+澳門註冊”看琴澳產業發展
  • 庫克:應正確使用AI幫助人類
  • 全球經濟如何“逆風前行”?
  • 青企:具整體方案才推自家產品
  • 中銀中小企:辦主題活動增消費
  • 生產力:與廠家推 “澳門風味”啤
  • 學者:打造“手工啤酒聯合國”
  • 商會:滴灌通利培育壯大澳企
  • (一家之言)官商合力 助旅業高質發展
  • 青年與友創業 推廣手工啤酒文化
  • 發改委:與華同行是與機遇同行
  • 世界面臨三痛苦巨變
  • 中國對外開放造福世界
  • 習近平向論壇致賀信
  • IMF:今年華對世界經濟貢獻將達1/3

稅務優惠引才?澳稅率低難下調

2021-12-01 06:35


    人才引進制度最後一場諮詢

    稅務優惠引才?澳稅率低難下調

    【本報消息】人才發展委員會昨舉行最後一場《人才引進制度》公開諮詢會,近百名來自政府部門及諮詢組織的人士參與。多名與會者建議為外地人才提供稅務優惠,以提升本地吸引力。委員會回應稱,本澳稅率較鄰近地區低,相信已有吸引力,且難有下調空間。

    諮詢會昨下午六時半假世貿中心蓮花廳舉行。人才發展委員會秘書長周昶行,社會文化司司長辦公室顧問簡佩敏,人才發展委員會秘書處職務主管吳麗燕、高級技術員林雁玲及吳靜茹出席。

    有與會者建議,人才引進制度可參考鄰近城市的引進政策,為人才提供住屋或現金補貼,或在稅務方面提供優惠,提高本地吸引力。另有與會者冀釐清申請人員及其家團成員在澳的通常居住時間。

    周昶行回應稱,稅務是人才較看重的一部分,包括個人所得稅及公司稅務,內地稅務優惠僅針對人才本人,其公司員工並不界定為人才,不可享受稅務優惠。澳門稅收已較周邊地區低,且人才為公司員工亦可享受低稅率,相信現時本地稅制已有一定吸引力,且下調空間較少。

    引進配額隨經濟調整

    至於住屋、現金補貼等措施,過去數年內地各省市積極推行相關優惠措施,但最近陸續“煞停”及微調,或因這些措施導致各省市競爭激烈,缺乏人才的地區難以得到人才。他直言,倘這些措施被“煞停”,反可凸顯澳門低稅率、“一國兩制”、治安、教育及醫療等優勢。

    澳門地方小,資源有限,現階段將集中精力發展大健康、現代金融、高新科技及文化體育產業這四大新產業,待該部分產業發展成熟後,會再考慮發展其他產業。在引進人數及配額方面,首階段擬每年引進人才不超過一千名,未來會隨經濟發展調整數額。

    高級專才須在澳常居

    簡佩敏表示,為保持澳門對高端人才和優秀人才的吸引力,該兩類人才的居留續期條件不包括“須在澳門通常居住”。高級專業人才主要支撐四大新產業或補充行業緊缺崗位,特區政府希望他們可穩定在澳工作,故其居留續期條件包括“須在澳門通常居住”,規定按現行居留的一般制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