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專題故事
  • 要聞
  • 體育
  • 娛樂
  • 產經
  • 即時新聞
  • 澳聞
  • 中國
  • 國際
  • 生活
新聞
  • 2月跨境汽車流量逾63萬車次增28% 澳車北上佔17%按年增加3.2倍
  • 中國明起終止對澳洲葡萄酒徵收反傾銷及反補貼稅
  • 本地居民失業率維持2.8%
  • 一連三日舉行 澳門國際環保展今開幕
  • 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幕 趙樂際: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
  • 拱北連接大橋口岸人工島橋樑新進展 次季正式動工 料兩年內通車
  • 港珠澳大橋清明假小客車免費通行
  • 拓展澳門青年創新創業新空間 深合區首批六澳青雙創基地授牌
  • 中國網民規模近11億 互聯網普及率達77.5%
  • 受農曆新年假期影響 2月進口貨值88億 按年跌28%
  • 黃少澤:《國安法》是核心法律 將配套立法完善維護國安體系
  • 居安思危 穩中求進 特首:確保有效維護國安
  • 上月酒店平均入住率85.6%
  • 每公噸漲破一萬美元 可可豆價格貴過銅
  • 卡塔爾航空推AI虛擬空服員 可與旅客對答提供旅遊建議
  • 節假日東停車場使用量增 交局:餘額少於600個需預約進場
  • 阿根廷總統米萊: 將解僱7萬名政府員工
  • 賀一誠4月16日列席立法會全體會議
  • Sora 發布首批用家創作影片
  • 中葡論壇常設秘書處昨開例會 季先峥:今年重點關注經貿新趨勢

公校合併溝通是關鍵 意見盼妥善運用資源

2022-01-21 10:01






為配合特區政府教育政策,以回應人才培養需要及進一步完善本澳的學習環境,以提供更便利的升學銜接和整全成長需要,將於今年9月新學年(2022/2023學年)起,開始開展十所公立學校的整合計劃,將目前十間公校合併為五間「一條龍」公立學校,以及兩間提供小幼教育階段、一間提供幼兒教育的公立學校。教育界人士普遍認為公校合併利多於弊,關鍵工作是需與家長做好溝通,妥善安排;又冀當局未來能合理運用資源,「應用則用」。【見習記者郭善如、鄧穎莊、本報記者陳宇東特別報道】

公校合併議題受到各界關注,意見盼政府妥善分配資源。(張庚睿攝)

教青局於上月公布有關公校合併計劃詳情,其中,鄭觀應公立學校、石排灣公立學校、何東中葡小學、氹仔中葡學校維持不變;中葡職業技術學校、高美士中葡中學、二龍喉中葡小學將整合優化為提供涵蓋中、小、幼教育階段的「一條龍」學校。

主要整合方案包括:北區中葡小學將合併至中葡職業技術學校;二龍喉中葡小學校舍發展為澳門區「一條龍」公立特殊教育學校,而原有二龍喉中葡小學的學生將銜接到就近的高美士中葡中學新增設的幼兒、小學葡文部和就近的何東中葡小學,以便學生直升小學及中學。

未來公立學校系統將會由過去只有兩所提供涵蓋中、小、幼教育階段的「一條龍」學校,整合擴展為在澳門及路氹區共五所「一條龍」學校(高美士中葡中學、中葡職業技術學校、鄭觀應公立學校、石排灣公立學校、二龍喉中葡小學);另外,在澳門區將維持共兩所提供小、幼及幼兒教育階段學校(何東中葡小學、樂富中葡幼稚園),以及路氹區一所提供小、幼教育階段及特殊教育的學校(氹仔中葡學校)。

當局又強調,是次整合確保學生就學及教育質素為整合方案首要的考量重點,不會減少公立學校提供的學額,亦不會減少教學人員的教席。整合方案將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教學資源和空間配套,也可以令公立學校在不同方面的優勢得以互補發展,而且能夠提高各校整體的教學水平、設備更完善,以配合公立學校學生未來發展的需要。

陳家良:合併後好處明顯

澳門坊眾學校副校長陳家良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公校整合的前提,必須要保障學生的就學和提升公立學校的教育質量。他認為,公立學校的合併,好處是比較明顯,新的整合模式,學生能得到15年完整的教育,對澳門的教育實踐經驗有很大的好處;其二是學生上學可不像以往般辛苦,因以往部分公立學校的中、小、幼學部都分散在不同地方,而合併後學生上學能更為集中方便。

至於整個計劃能否成功推進,陳家良認為關鍵是與家長做好協調工作,因畢竟現時是將不同地方的不同學校整合為幾間的「一條龍」學校,即本身上學的位置會有變動,原本的學生願不願意搬到新的校舍,當局要與家長做好疏導溝通工作,如家長願意,要如何協助他們子女搬到新的地方上學,若家長是不願意,該批學生又如何處理,如何在原區找到相同程度的學校,當局是需要做好這方面的工作。

陳家良認為是次公校合併關鍵需做好與家長溝通工作。(張庚睿攝)
王國英冀當局將資源用到實處

對於公校合併計劃,教育界亦關注當局會如何將資源重新分配,菜農子弟學校校長王國英受訪時表示,首要解決一定是資源分布考量,隨著疫情影響,澳門經濟持續收縮,不論是哪類型的資源,未來都需要更加合理地運用。他直言:「公立學校十個校部,學生佔私立學校總人數的4.2%左右,校部數與私立學校的67間比較則為15%,反映資源分得比較散。」他指出,政府對私立學校的資源雖然不會減少,但隨著「一條龍」公立學校方案的推出,暫時也看不到未來會增加,期望通過合併將資源共享及合理地分配,將公私立學校資源可以拉近一點。

王國英建議,資源通過合併後需更好地運用,用在真正有需要的地方上,形成「用得實處、應用則用」局面,因應不同學校的財政收入做好調撥,就不會有削減的趨勢。他又認為,政府推出「一條龍」方案,原因就是如何合理地運用資源,並就這方面盡量審慎地運用公帑,特別是在學校的「使費」更加需要實證,面向公眾時,可反映到如何運用公帑,亦可以受到一定的監管,不會給人感覺是緊縮開支。

幼教老師或飽和倡增培訓課程

在是次公校合併計劃上,教青局雖強調,確保學生就學及教育質素為整合方案首要的考量重點,是次整合不會減少公立學校所提供的學額,亦不會減少教學人員的教席。但王國英表示,因近年本澳出生率正在下降,自去年起幼低班的收生情況已縮減了班數,估計中短期內會出現幼稚園老師過剩情況;而目前的高峰集中在小學,相信未來教學人員的需求會在小學和中學階段。因此,他建議現時選擇就讀師範專業的學生要小心考慮,未來就業或許並非想像中容易;又建議政府增加開辦相關培訓課程,增加教師向上流動機會,這亦是解決某階段教師人員過剩或飽和的方法。但他重申,是次公校合併計劃,並不會造成教師大規模失業。

二龍喉中葡小學校舍發展為澳門區「一條龍」公立特殊教育學校。(張庚睿攝)

力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