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即時報道
  • 每週專題
  • 藝文爛鬼樓
新聞
  • 內港碼頭對開海面昨日發現一男性浮屍
  • 本月初「少年」輕生 教青局未發稿公佈? 黃嘉祺:因應個案 「個別處理」
  • 石排灣業興大廈第八座停電逾一日半 修復需時 三長者需入住臨時院舍
  • 文化局:爭取今年內落成啟用青洲坊圖書館
  • 新中國精英:走向全球舞台的競爭之旅
  • 就「生態島」項目查詢市政署、環保局、海務局十數個問題 涵蓋海豚保育、環境影響、建造細節等 無一獲正面回應
  • 中葡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明開幕
  • 梁孫旭促檢視缺場地的熱門運動 馬場用地或可開闢為臨時體育場地
  • 拆掉再重組
  • 林宇促加強發掘隱蔽長者、主動關懷 社工局:將核查風險個案、主動接觸未如期續期福利津貼的受益人
  • 輕軌東線去年第三季較第一季增90億預算 公建局:因工程開展而增 未超總預算314億
  • 各有說法?指少年昨晚未返院舍 院舍已通知家人 社工局:家人未有接聽及回覆
  • 初中生凌晨逗留快餐店「數小時」司警:因缺家庭照顧入住院舍「幾日」冇返院舍 未有人報警
  • 指許多學生家長因子女遭欺凌求助 謝誓宏促多方合作共遏校園欺凌
  • 僅討論約20分鐘 樓市全面撤辣法案獲立法會29票支持「緊急」通過 公佈後翌日生效
  • 今日起 申請人可經電子申請系統查詢長者公寓申請結果
  • 4名小學生涉多次辱罵及襲擊一名女長者 司警局:未成年人犯罪須負法律責任
  • 議員籲以「人才引進」留住在澳就讀的外地大學生 賀一誠:現時符合要求不足兩百人
  • 賀一誠:本澳很多自殺個案涉及中學生及長者
  • 中央已批外籍家傭可到「新街坊」工作 賀一誠:暫未有申請

憂石排灣電梯破壞生態物種 陳俊明促政府教育市民體驗行山意義

2022-04-09 14:26

石排灣擬建斜行電梯上疊石塘山

陸軍路現況

路環大自然景色
市政署提出「石排灣社區公共設施及過路設施優化計劃」,當中第四期打算在疊石塘山腳的石排灣南端廣場建造電梯連接山上,目前計劃處於初步設計階段。環保學生聯會會長陳俊明擔心,工程及電梯的運作都對生態造成破壞,而目前亦並非沒有方法到達疊石塘山。過去數年,政府開發山路的工程已導致該處生物數量下降。他促請政府應保留疊石塘山及路環山體的原生生態,同時要宣傳教育市民體驗行山的真正意義。 不少市民利用斜行升降機上大潭山 陳俊明表示,隨著近年本澳山上的工程增加,目前,澳門半島的山體已過度城市化,變得體無完膚;氹仔的大潭山、小潭山亦並非真正健全的生態,已變成類似公園。目前澳門真正原始生態的山體只剩餘路環,應避免人為干擾,且愈少愈好,尤其路環疊石塘山從高度、綠化率去看,是本澳僅餘的一片淨土,政府應保留疊石塘山及路環山體的原生生態,儘量減少干擾。 過去為求市民「方便」,政府在大潭山及小潭山都建設了升降機。陳俊明表示,只要有工程就會產生噪音破壞,而電梯機件的運作亦會產生噪音及振動,從泥土傳播聲音,各物種對此相當敏感。他亦批評當局並未關注有關設施會對周邊生態造成影響,例如松山的升降機目前是全日運作,基本上「已沒有生態可言」。 石排灣擬建斜行電梯上疊石塘山 市政署今次的計劃,去年先由社諮委提出,有關人士宣稱是為考慮便利市民上山。陳俊明表示,由石排灣社區到石排灣郊野公園,只需十分鐘路程,而市民亦可從九澳步行徑前往上山,實沒有必要去建設電梯。他反問,「我哋今日庫房喺咪真喺有咁多錢,冇地方使?」 環保學生聯會會長陳俊明 他提到,如果用電梯上山,很快就可以到達本澳最高點,即疊石塘山頂、路環媽祖文化村及媽祖像。而目前,亦有穿梭巴士可以到達該處,下面亦有山路,實不需要為增添更多現代化設施而去開發山體。 促政府教育市民認識行山意義樂趣 「要唔要整一個扶手、電動環山徑?」他提到,上山是為了健身的步行運動,如果全部都變成電子化就毫無意義,如果大部份市民認為有需要,政府應該要主動帶頭做好保育及教育,推廣保育山體以及行山的意義,而不是自私地認為「方便上山就要建設電梯」,「這個地方是大自然的家,我們不應將它私有化,它不是你的財產,而是大自然,應留給我們的下一代。」 登高上山過程需要運動,具多年行山經驗的陳俊明表示,行山本身是休閒活動,同時具挑戰性,他以上疊石塘山為例,登山人士慢慢用桿、用杖欣賞本澳景色,過程雖然艱辛,但可鍛鍊毅力。 「澳門最高的山疊石塘山,有170多米,如果搭電梯上去,五分鐘、十分鐘就睇完,有甚麼成就感可言?」他表示,青少年搭電梯上山,電梯上又建設廣場等設施供人使用,這並非正確的對待山的態度。而本身棲息於山體的雀鳥、爬蟲、昆蟲面對人為破壞卻無法投訴。政府應主導保育路環,為澳門這片僅餘的淨土留一片空間。 「要(在疊石塘山)留更多原始、野性的味道,實不需要太多便利、旅遊元素才會有多元化的發展。」他提到,疊石塘山他日倘變成人為栽種的觀賞型公園,會對政府的取態感到傷心,亦反映澳門市民的質素只能停留在「以自我為中心」的層面。 陸軍路現況 保留澳門僅存淨土 保護疊石塘原始生態及生物多樣性 城市總體規劃(下稱總規)出台後,從當中的「土地用途規劃圖」可見,石排灣公屋群的南端有一片(淺綠色)土地是列作「綠地或公共開放空間區」,之後才是生態保護區(深綠色),該「綠地或公共開放空間區」東西端距離基本橫跨整個石排灣公屋群,未知是否為今次計劃預留發展空間。 陳俊明表示,路環山體視為非都市化用地,不能興建樓宇是肯定的,但倘若將其變成一個公園,會破壞該處的原始生態及生物多樣性。過去五年,政府在路環開發山路的人工工程量已經很多,加上大規模的植林工程,該處水土流失情況嚴重,生態已變得很脆弱,亦有行山人士及野外觀察人士留意到山上生物數量下降、物種遞減。 保育路環山體 保留一片讓市民享受靜思的淨土 至於近期更有不少傳統社團趁機建議政府從石排灣建纜車直達黑沙,陳俊明批評是「荒天大謬」、「喺咪有緊急需要上山睇醫生?」。他表示,澳門8成的野生動植物都是集中在疊石塘山、九澳山,根本沒有必要再建設䌫車。 路環大自然景色 至於有意見認為行山不方邊,要設更多行山徑及路燈,陳俊明表示,行山本來就要帶好裝備,現時路環已有很多山徑鋪設了石屎路面,設有強照明的路燈,亦對生態造成影響。「要同大自然平衡,而不是變成自己的。這方面要有更高層次的教育。」 陳俊明又表示,疫情其間有很多市民上山,山上的口罩、垃圾數量增加,政府有需要向市民推廣「無痕山林」、「與大自然共存」、「尊重大自然」的概念。如果政府反其道而行,帶頭設更多方法讓市民上山,做法「簡直是可恥」。 他重申,疊石塘並非定位為旅遊區,而是以休閒及生態保育為目標。政府應將該處定位為一個休閒旅遊、野外探索的區域,保留一片讓市民享受靜思的淨土。   這篇文章 憂石排灣電梯破壞生態物種 陳俊明促政府教育市民體驗行山意義 最早出現於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論盡澳門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