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現代澳門日報
新聞
  • 深宵獨留快餐店學生已交社工局跟進
  • 物業商業登記官職權擬下放
  • 港珠寶玉石廠商會考察琴澳覓商機
  • 澳門樓市「全面撤辣」措施明起生效
  • 有教育團體指青少年犯罪呈年輕化
  • 團體辦活動冀促人工智慧資訊交流
  • 培正路環校部今年招生約400人
  • 福隆新街研增夜經濟旅遊元素
  • 國家民航局啟用M503航線兩銜接航線
  • 2023年第2第3季預算執行及使用率理想
  • 【撤辣】周六起取消涉不動產三項印花稅
  • 有交諮委倡完善氹仔區步行系統
  • 團體組織義工上門排查颱風隱患
  • 橫琴線行車系統設備9月完成安裝
  • 教育界: 小學生涉襲長者 敲響家校合作警鐘
  • 【準備就緒】中葡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周日起一連三日舉行
  • 據報以色列向伊朗發射導彈
  • 陳志玲: 福隆新街步行區初期成效良好
  • 樓市明起全面撤辣
  • 2024年促進職業技能培訓及發展資助計劃 下周一起接受申請

放洋學童赴美前須中英文會考及格

2022-05-12 06:30
詹天佑系列之三
放洋學童赴美前須中英文會考及格
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4月,詹天佑的家人接到了「幼童出洋肄業局」的通知,立即送詹天佑去香港。詹天佑與其他被錄取的幼童一道,前往上海,進入剛開辦的「留美預備學堂」受訓,進行赴美留學的各種預備性質的學習與準備。
雖然現在提到「官費留學」都會覺得是件挺風光的事情,但在100多年前卻不盡然。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出洋如同探險,把自家孩子送去「花旗國」更是生死難料。清政府當局為防不測,特地在報考章程中規定,每個出洋幼童的家長要給「幼童出洋肄業局」具結畫押,而這份出洋「甘結」跟賣身契差不多的,註明「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所以那時,被選中的120名的「留美幼童」中,也沒有一名是「八旗子弟」。詹天佑的父親詹興洪在1872年4月22日(清同治十一年夏曆三月十五日),在詹天佑離家赴滬前夕,具結如下:「具甘結人詹興洪,今與具甘結事。茲有子天佑,情願送卦憲局帶往花旗國肄業,學習機藝,回來之曰聽從中國差達,不得在外匡逗留生理。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此結是實。童男詹天佑,年十二歲,身中,面圓白,徽州府婺源縣人士。曾祖文賢,祖世鸞,父興洪。同治十一年三月十五日 詹興洪(簽押)」。
1872年4月22日,11歲的詹天佑第一次離別了家鄉,離別了親人,與幾名幼童學生一道,跟隨容閎,從香港乘輪船北上,於1872年5月5日(清同治十一年二月二十八日)到達上海。「總理幼童出洋肄業滬局」將詹天佑等送進專為他們開設的「上海留美預備學堂」學習。該學堂地處上海近郊萬國公墓對面,由曾長期擔任曾國藩幕僚、有著「鹽運使銜分發侯補知府」的劉翰清主持。而在「上海留美預備學堂」中,只接受最基本的中文與英文補習教育與強化訓練。作為一所臨時性質的速成學校,時間只有約3個月,課程只有中文與英文。
由於時間短,「上海留美預備學堂」對幼童們的教學抓得十分緊,甚至近乎嚴厲。詹天佑與他的小夥伴們經過約三個多月緊張嚴格的學習,經學校進行中、英文會考,全部及格,獲准「放洋」。
此前,容閎已到美國為這些幼童打點一切,美國康州教育署長羅索布建議將幼童們每二、三人分為一組,先分別寄居在美國居民的家中,以便迅速學會英文會話與熟悉美國社會情況。容閎接受了這項建議並進行了周密的安排。
1872年8月11日(清同治十一年七月初八),上海港碼頭邊,一艘日本國的客輪起錨開航,碼頭上皆是送行的各式人群,詹天佑作為留學鼻祖,也與另外29名幼童登上開往美國的輪船。詹天佑與第一批留美幼童乘日輪離開上海後,第一站到日本橫濱,略作休息,就換乘一艘美國輪船,橫渡太平洋,歷時約一個月,於1872年9月中旬到達美國西海岸的舊金山。然後,他們乘上橫穿美國大陸的火車,前往美國東海岸的紐約。
在這場赴美旅途中,為詹天佑等赴美幼童打開眼界,不僅看到了異國神奇而美麗的自然風光與多種民族的不同習俗,更重要的,他們還第一次親身看到與觸摸到西方正迅速發展的近代資本主義大工業文明,其中包括他們第一次看到、第一次乘坐的鐵路、火車,詹天佑這時也許已朦朧地感到了中西的差距與中國的落後,這為他立志發展中國鐵路事業埋下了心理種子。

抵達舊金山的部分留美幼童合影(互聯網圖片)
粵港澳大灣區之名人錄

少年詹天佑(互聯網圖片)
(本系列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