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穗寫字樓空置壓力漸緩
  • 新街坊帶動 橫琴網簽增八成
  • 穗商品房成交額 創近六年第二低
  • 中原料次季月均成交重上千宗
  • 釋放資金 工商舖料月均成交近卅宗
  • 持續減息政策 歐元偏軟
  • 歐美利差預期拉闊 或加劇歐元弱勢
  • 中葡論壇企業家大會 葡企增逾40%
  • 澳琴協會合作 加強金融聯繫
  • 藥品出口多 手頭訂單6.3個月
  • 芳香世家借中葡平台拓貿易渠道
  • 加碼穩就業 內地人才市場現新變化
  • 灣商賽啟動 二百萬獎金育商標品牌
  • 非本地生:爭取留澳工作
  • 灣區數字產業協會訪旅遊大學
  • 引才過程評估調整 利四新發展
  • 國際會展業地位須人才支撐
  • 人資公司:引才計劃無損本地生就業
  • (一家之言)多手準備 應對樓市變化
  • 中銀昨辦私銀客戶交流晚宴

上市企排隊回購增持 中國股市注動能

2022-05-13 06:35

    上市企排隊回購增持   中國股市注動能

    【中新社北京十二日電】在周邊市場動盪、上證指數圍繞3,000點展開“攻防戰”之際,近期多家上市公司發佈回購、增持計劃,用真金白銀為中國股市注入“能量”。近期,華源控股、蘇州固鍀等17家上市公司發佈回購報告書或回購預案。從回購金額看,這17家上市公司回購金額均超過1,000萬元(人民幣,下同)。其中,國軒高科、普洛藥業、星期六及榮晟環保等8家公司的回購金額均超過1億元。

    近三百份回購預案

    除上市公司積極回購,上市公司的重要股東和高管也紛紛加入增持行列。據媒體統計,四月份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披露增持相關公告共計33家次,涉及中國中鐵、中國石化、中遠海控、國投電力等大中型公司。有14家公司在四月份發佈新增增持計劃,其中10家擬增持金額共計不低於7.5億元,4家擬增持股份數量不低於1,975萬元。

    另據金融資料服務商同花順的統計,截至五月十日,今年共有294家上市公司發佈296份回購預案,擬回購金額上限735.18億元;有263家上市公司發佈重要股東增持計劃;更有53家上市公司推出“回購+增持”計劃。

    提振信心支援股價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聯席院長趙錫軍表示,回購是由上市公司實施,增持是由上市公司重要股東或高管實施。公司回購股票主要用於員工股權激勵計劃,或是因為在外流通的股票數量過多而想要註銷;股東或高管增持,則更多的是基於市值管理責任以及買入低估股票獲利的考慮。

    “儘管目的不同,但就結果來說,兩者對提振市場信心均具積極意義。”趙錫軍說。

    他稱,回購與增持的積極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回購增持消息發佈後,有助提振投資者信心;二是回購增持計劃實施後,可通過減少流通股票或提升買入股票需求等改善供求關係的方式來支援股價。特別是在市場相對低迷時,回購增持的效果往往更積極。

    強化公司股價預期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盤和林表示,在流動性偏低的當下,回購和增持有利強化公司股價預期。盤和林提醒,上市公司回購、增持要量力而行。比如,回購註銷要注重上市公司自身的現金流狀況,不能強行推進;回購用於股權激勵,要看上市公司利潤和現金流是否支持開展股權激勵;增持方面,股東和高管要關注自身資金狀況,不要透支資金能力,不要過度槓桿。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表示,近期中國證券市場遭遇調整。在此背景下,以上市公司為代表的產業資本應看到中國經濟發展的長遠前景,積極入市,收購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重組具發展前景的產業,提升企業效率,調整產業結構,實現價值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