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即時報道
  • 每週專題
  • 藝文爛鬼樓
新聞
  • 文發基金:去年批出資助約二億 涉一千七百多個活動及項目 一億多免息貸款待還
  • 指露宿初中生從未「幾日無返院舍」教青局:學生或因當時「一時嘅情況」導致此訊息
  • 內港碼頭對開海面昨日發現一男性浮屍
  • 本月初「少年」輕生 教青局未發稿公佈? 黃嘉祺:因應個案 「個別處理」
  • 石排灣業興大廈第八座停電逾一日半 修復需時 三長者需入住臨時院舍
  • 文化局:爭取今年內落成啟用青洲坊圖書館
  • 新中國精英:走向全球舞台的競爭之旅
  • 就「生態島」項目查詢市政署、環保局、海務局十數個問題 涵蓋海豚保育、環境影響、建造細節等 無一獲正面回應
  • 中葡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明開幕
  • 梁孫旭促檢視缺場地的熱門運動 馬場用地或可開闢為臨時體育場地
  • 拆掉再重組
  • 林宇促加強發掘隱蔽長者、主動關懷 社工局:將核查風險個案、主動接觸未如期續期福利津貼的受益人
  • 輕軌東線去年第三季較第一季增90億預算 公建局:因工程開展而增 未超總預算314億
  • 各有說法?指少年昨晚未返院舍 院舍已通知家人 社工局:家人未有接聽及回覆
  • 初中生凌晨逗留快餐店「數小時」司警:因缺家庭照顧入住院舍「幾日」冇返院舍 未有人報警
  • 指許多學生家長因子女遭欺凌求助 謝誓宏促多方合作共遏校園欺凌
  • 僅討論約20分鐘 樓市全面撤辣法案獲立法會29票支持「緊急」通過 公佈後翌日生效
  • 今日起 申請人可經電子申請系統查詢長者公寓申請結果
  • 4名小學生涉多次辱罵及襲擊一名女長者 司警局:未成年人犯罪須負法律責任
  • 議員籲以「人才引進」留住在澳就讀的外地大學生 賀一誠:現時符合要求不足兩百人

請回答二〇一七,重探那場傷亡慘重的澳門颶風:這些研究結論你認同嗎?

2022-07-02 16:17

民調顯示,人們對疏散的定義似乎有點奇怪。

山竹吹襲澳門,祐德碼頭有大量海水湧入城市。

山竹吹襲澳門,十月步五街一帶成澤國。

雖然同為十級颱風,但天鴿(右)結構仍較山竹(左)緊密。圖片來源:NASA
每次大雨或颱風來襲,我都條件反射地詢問開店朋友,是否需要幫忙搬出厚重防水閘。這時高至半米的鐵閘便出現在澳門大街小巷,它們橫置於店舖門口,一半的店內景觀被遮擋,顧客入內也不方便,但少有聽到抱怨,某些店舖甚至長年設立防水閘,人們也見怪不怪,成為澳門街道的風景之一。 民調顯示,人們對疏散的定義似乎有點奇怪。 人們體諒,因為大家都有不想記起的回憶。 二〇一七年八月,十級颱風「天鴿」吹襲澳門,造成10死200傷,水浸高度達2.25至3.1米,災情屬澳門回歸之最,也有資格排進五百年開埠史頭三甲。十級是什麼概念?澳門的颱風警示分一、三、八、九、十級,由三級升至八級已是「質」的飛躍,其時學校機構停班停課,陸路交通幾乎停止。是以八級的澳門已穿上防彈衣,但比十級「天鴿」威力還是低了兩個檔次。 意外地,澳門作為每年均受颱風遭訪的現代化城市,竟如此不堪一擊。人們歸責於時任氣象局局長不力,包括太遲將颱風升級與內部指令混亂,其最後落得辭職下場。但一些事後研究認為,從技術上說,氣象局的信號發放尚算「合理(REASONABLE)」,只怪「天鴿」威力升級太快。 我不是氣象專業,無法從技術層面驗證結論,遂將焦點轉向社科研究領域,還是發現了些有趣分析。 本文介紹兩篇研究,一篇由日本研究團隊分析澳門人在兩場相近的十級颱風,即二〇一七年「天鴿」與二〇一八年「山竹」颱風期間,對政府處理風災的民意變化;另篇介紹澳門大學教授陳建新等人,關於政府處理「天鴿」危機的分析。 但分別介紹沒有意義,故本文將串插講解兩篇研究,來場由我操刀的「學者對話」。 山竹吹襲澳門,祐德碼頭有大量海水湧入城市。 看似不合理? 首先,來挑戰一下大眾認知。 日本團隊在二〇一八年「山竹」吹襲後三個月進行的民調確實顯示,超過84%受訪者認為「天鴿」的威力更強,認為「山竹」更強的只有5%,兩者看似威力懸殊。但研究者認為這樣的認知其實頗反直覺。 因為從客觀數據看,縱使「天鴿」在颱風結構上確實更緊密(COMPACT)更強,但不要忘記「山竹」本身也是十級風,等於兩者也是同級對手,大眾認知的巨大差異其實不太合理。 再者,從颱風信號的發出時間看,「天鴿」颱風從一號到八號風球的懸掛相差了22小時,而「山竹」從一號到八號相差只有15小時,照理來說越早掛出更強信號,應該代表颱風的威力越強,官方希望人們更早防備。 認知差異如何產生?研究者從距離和時間作出解釋。 回到兩場颱風脈絡,「山竹」的八號波是在颱風仍距澳門350公里時的凌晨兩點發出,雖是深夜,但也代表民眾有更多時間準備;相反「天鴿」的八號波是在早上9點發出,這時颱風就只距100公里了。 是以,雖然距離因素有點像開放性解釋,但如果考量脈絡實際與人們情感,「天鴿」強於「山竹」的認知也就合情合理。因為一個早有心理準備應戰,一個則是醒來才知出事了;一個沒死人,一個卻賠上數十人命⋯⋯ 研究人員在現場測量水浸高度。圖片來源:HIBOKABO@ WIKIPEDIA 怎樣才是安全疏散? 另一個有趣調查結果,是人們在颱風下的安全認知。 民調顯示,超過七成回應者表示當颱風達八號級別就會疏散,但人們對疏散的定義似乎有點奇怪,大部份人並非疏散到更安全地方,而只是遷移到家裡更高處或更高樓層(例如家裡二樓)。這樣的散疏似乎並不安全,因為颱風來襲時整體建築物都受影響,只遷移到家裡更高處,著實有點鴕鳥心態。 研究者又在想,人們的選擇為何如此不合理呢? 同樣用換位思考找到合理解釋。首先從心理面看,人們一般認為家裡才是最安全舒適的地方,到其他地方避難反覺陌生害怕;其次,或者說更關鍵的因素,是不少人仍要依靠電視與電台來接受官方最新資訊,不懂上網的長輩們也同樣只能依靠這些渠道。回到二〇一七、一八年,官方在社交平台的資訊通報系統也不算成熟,如此阻礙了資訊傳播。 山竹吹襲澳門,十月步五街一帶成澤國。 政府表現又如何? 最後來到或者是最多人關心的問題:人們怎樣評價官方在處理兩場相隔一年的颱風表現? 一面倒地,超過45%受訪者認為政府在處理「山竹」颱風上,有了極大改善(QUITE A LOT),頗有改善(YES BUT SLIGHTLY)的也有22%,沒有改善的只有僅僅2%。 兩場只隔一年的颱風,照理系統性檢討、防水基建都還未完成,死傷畫面仍瀝瀝在目,為何人們的觀感仍產生巨大變化?官方到底做了什麼力挽狂瀾?另一篇澳大學者的文章嘗試尋找答案。 從40多篇媒體報導中,澳大的研究團隊按照危機處理應有步驟,重新疏理了「天鴿」風災前後,包括政府、立法議員和大眾等各方表現。他們發現,雖然官方在危機發生前沒有做好前期準備工作,但在後續回應上,官方仍傾盡全力回復社會運作與重建大眾信心。 例如時任行政長官崔世安帶領一眾官員向大眾道歉、追究氣象局局長責任、頒佈緊急法請求駐澳解決軍援助、快速回復供水供電、並在後期諮詢各界改善方案,成立改善委員會等。 可以說,該研究鉅細無遺地列點各種官方回應措施,並認為這些措施符合危機管理應做之事。然而我們說過本文是要「學者隔空對話」,沒有火花當不好看,記得上部份介紹的訪談研究中,大眾普遍認為政府在「山竹」處理上有了極大改善嗎? 換句話說,大部份人不認同政府在「天鴿」上的應對表現。民調亦顯示,69%受訪者認為政府在「天鴿」的回應太晚。奇怪了,一篇研究指官方在「天鴿」的後續處理符合危機管理表現,另一篇研究卻揭示民眾對官方表現並不滿意,為什麼? 道理或許也很簡單,官方做事是一回事,民眾的主觀認知,卻仍受不同因素影響,如過往政績、現場環境等等。例如解放軍援助既可被解釋作官方英明決定,也可被視為政府不力而需請求外援;此外在「天鴿」現場,更多的是社區和社團自發組織的救援工作,是否將榮耀歸於官方,同樣值得疑問。 如此,官方的努力無法獲得大眾認同,也就不足為奇了。 雖然同為十級颱風,但天鴿(右)結構仍較山竹(左)緊密。圖片來源:NASA 結論:災情之後 本文介紹的兩篇研究,算是分別從自下而上的民意調查,與自上而下的官方回應措施兩方面,交叉探討了「天鴿」和「山竹」兩場十級風暴。或許是官方在「天鴿」後的檢討措施真起作用,也或許只是「天鴿」災情過於慘烈所形成的強烈對比,人們普遍滿意官方在「山竹」的表現。 最後再說一個研究者發現的奇怪地方以作結。 當人們在研究者於二〇一八年進行的訪談中,滿意官方的「山竹」治水表現時,其實大部份防水設施(如600多米防水閘)在此時都未建好。為何大眾又自我感覺良好了? 研究者認為,雖然防水閘等硬建設未做好,但諸如「在交通燈柱貼出風暴潮警示說明」等在「天鴿」風災時沒有的軟性措施,仍極大地提升了人們對災難危險性的認知。 這些「德政」,如研究者的話來說:「都是用『天鴿』悲劇換來的結果」。 參考資料: .TAKAGI, H., XIONG, Y., & FURUKAWA, F. (2018). TRACK ANALYSIS AND STORM SURGE INVESTIGATION OF 2017 TYPHOON HATO: WERE THE WARNING SIGNALS ISSUED IN MACAU AND HONG KONG TIMED APPROPRIATELY?. GEORISK: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RISK FOR ENGINEERED SYSTEMS AND GEOHAZARDS, 12(4), 297-307. .TAKAGI, H., YI, X., & FAN, J. (2021). PUBLIC PERCEPTION OF TYPHOON SIGNALS AND RESPONSE IN MACAU: DID DISASTER RESPONSE IMPROVE BETWEEN THE 2017 HATO AND 2018 MANGKHUT TYPHOONS?. GEORISK: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RISK FOR ENGINEERED SYSTEMS AND GEOHAZARDS, 15(1), 76-82. .KIN-SUN, C., ZHENG, Z. X., & GONG, R. L. (2018). A STUDY ON CRISIS MANAGEMENT OF TYPHOON HATO IN MACAU. JOURNALISM, 8(1), 1-12. 這篇文章 請回答二〇一七,重探那場傷亡慘重的澳門颶風:這些研究結論你認同嗎? 最早出現於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論盡澳門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