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專題故事
  • 要聞
  • 體育
  • 娛樂
  • 產經
  • 即時新聞
  • 澳聞
  • 中國
  • 國際
  • 生活
新聞
  • 市政署籲市民檢查冷氣機 預防滴水影響環境
  • 去年酷熱天氣有32日 寒冷天氣減至26日
  • 旅遊局資助社團推多項活動 冀帶動社區人流及消費
  • 2月中式酒樓營業額升28.3% 零售業超市營業額增21.9%
  • 澳門樓市「全面撤辣」措施明起生效
  • 2024年促進職業技能培訓及發展資助計劃 下周一起接受申請
  • 澳琴攜14家企業赴新加坡推「一會展兩地」 兩天展期促逾500場配對
  • 中葡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準備就緒 李鴻忠將出席開幕式
  • 深合區又一政策出台 力促中葡科技合作發展
  • 旅博會下周五揭幕 設逾40場旅遊推介活動
  • 首季入境旅客約888.4萬人次 日均旅客9.8萬人次達疫前84%
  • 澳門樓市今起全面「撤辣」 議員:對樓價影響暫難評估
  • 澳門銀行業解讀深合區金融新政 澳琴金融互聯互通再進一步
  • 立法會緊急審議「全面撤辣」法案獲通過 李偉農:讓市場朝健康及可持續方向發展
  • 人行:金融總量已經不少 要著重盤活被低效佔用金融資源
  • 低空經濟是典型新質生產力 工信部:規模上看萬億
  • 中國2月減持美債227億美元 日本英國增持
  • 金沙中國首季轉賺2.97億美元 淨收益總額按年增42%至18億
  • 首季入境旅客約888.4萬人次 日均旅客9.8萬人次達疫前84%
  • 美國宣布啟動301條款調查 中國商務部轟:一錯再錯

經濟太差 鋌而走「水」? 意見籲當局打擊與扶持並重

2022-08-09 09:01




珠澳恢復免隔離通關後,關閘「水貨街」再次車水馬龍,即使發生疫情仍有不少水客聚集。 (郭善如攝)
議員直言,澳門長期經濟低迷,不少家庭收入大減,走水貨成為賺外快的一個選擇。 (郭善如攝)

本澳疫情持續一月有餘,在全城努力配合下,終於在8月3日等來恢復免隔離通關的消息。但自寬關以來,口岸除了讓民眾得以恢復日常往來外,也被部分走水貨的水客堵塞得水洩不通。因為封關而壓抑的需求短時間爆發,水客更加肆無忌憚走水,大大影響社區秩序,同時也帶來疫情隱患。近日珠海通報一例兩地頻繁往返的外僱確診,令澳門蒙上疫情復燃的陰影。 【本報記者郭善如報道】

為遏止水客多次往來帶貨,珠海再出新政策限每日出入關一次及進行自費採樣等措施。為查驗有關措施成效,本報記者分別於昨(8)日下午約3時、晚上7時走訪關閘口岸一帶,見到俗稱「水貨街」內的多間店舖處於營業狀態,但取貨的水客數量不多。關閘出入境方面則是人來人往,多為經常往返兩地的僱員。

外僱陳小姐受訪時表示,受到出入境限制次數、逢進必檢措施影響,對其上下班造成不便,她在關閘一帶工作,每日6時開關便要到澳門上班,工作時長11小時,因此出入境需核檢對其影響深遠,也十分擔心會令傳播風險進一步升級。陳小姐又指,自寬關以來,關口中除了往返兩地的僱員,亦經常出現「水客」的身影,她認為在特殊情況下,頻繁的水客活動會對整個社會造成困擾。

林宇滔:可針對性打擊稅額高貨物

由於香港受疫情影響遲遲未能與內地恢復正常通關,走水貨團伙將重心遷移至本澳,加上內地與港澳貨物存在稅差,多重因素影響下令水貨市場需求日益增加。立法會議員林宇滔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水貨市場難以徹底撲滅,但當水客問題對社區安全造成影響,甚至阻礙到本澳控疫工作的時候,政府必須正視問題,且進行嚴厲打擊。他認為當局為減少水客通關頻密,推出限制通關次數的措放有實質作用,有效遏止水客多次往來帶貨。長遠而言,政府亦應思考如何避免水客為本澳帶來的風險,作出針對性的措施,如重點打擊稅額較高的貨物。

李靜儀:水客增多與經濟環境有關

走水貨已成為隱形產業鏈,除了許多外僱「兼差」走水外,由於本澳失業率不斷攀升,走水貨也成為不少本地民眾賴以為生的方式,若完全切斷水貨產業,部分民眾的生計或會受到影響。立法會議員李靜儀表示,水客問題與社會經濟息息相關,現時走水貨問題日益嚴重,相信與經濟環境低迷有關,本澳失業人士不斷增多,不少家庭收入大量減少,迫於無奈下只能走水貨賺取外快。對於整頓工作需時她表示理解,但政府應多作實際扶持措施,解決本地居民困境,例如加快推進第二個百億經援落實進度,為居民提供經濟援助,從根源上緩解問題。

而現時因通關不便利,導致經濟復蘇的進程有所阻礙,李靜儀認為政府可藉著休整期間,研究更多扶持就業的政策。隨著時間推移,社會恢復正常運作,相信政府幫扶就業計劃能如常啟動,屆時可透過舉行招聘會、職前培訓和帶津培訓、職業配對等計劃,以多元化的方式,釋出不同類型的職缺,進一步推動本地居民就業。另外,社會期盼通關核酸時長在「穩定期」後能逐步延長,但卻受到新增病例阻礙,李靜儀期望本澳不會因零星個案引起「反彈」。

力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