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台CPI增速恐連三年破警戒
  • 撐馬訪陸
  • 輿論不滿當局反應遲滯
  • 吹噓戰力
  • 台媒:陸靶場模擬蔡辦景物
  • 台男槍擊當局數位部門大樓
  • 藏人均生產總值破六萬元
  • 西藏人民享人權自由
  • 國防部:藏南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
  • 高原兒女闊步新時代
  • 國防部:“九二共識”是定海神針
  • 吳謙:與巴提升打擊恐怖主義能力
  • 中方五連問駁斥菲律賓
  • 中央軍委晉升兩上將
  • 中方不會任菲胡來
  • 聯國報告責以“種族滅絕”
  • 加沙將由當地替代政權管理
  • 車展啟幕
  • (社論)安理會加沙決議案雖遲但到
  • 留英華女生被刺亡

專家回應“大旱之後必有大震”

2022-09-07 06:35


    專家回應“大旱之後必有大震”

    【本報綜合報道】據觀察者網、《新京報》六日消息:在此次四川瀘定縣地震發生前,中國南方地區出現歷史罕見的高溫乾旱現象。因此,有人在網上提出“大旱之後必有大震”的說法,還引用了“旱震理論”。

    提出“旱震理論”的是地質學家耿慶國。他的一個統計是,一九五六年至一九七一年,全國一共有四十六個地區發生了乾旱,其中有三十九個地區在乾旱一至三年內,都發生了六級以上的大地震,只有七個地區沒有地震。因此,他認為旱震理論的準確率高達八成五左右。

    此外,耿慶國也通過乾旱這一現象預測了一九七五年遼寧海城發生的七點三級大地震和一九七六年的唐山七點八級大地震。這兩次大地震都是在震前三年之內有乾旱。耿慶國也指出,乾旱不是直接導致地震的原因,而是與地震相關的一個現象。

    旱震關係尚無定論

    中國地震台網中心研究員孫士鋐表示,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數十年來,中國的地震預報領域的學術研究中出現了很多方法和理論,這其中,有不少理論都存在爭議,很多爭議理論至今都沒有定論,這也是科學探索過程中的常見現象。

    對於“旱震理論”,孫士鋐表示,這一理論本身有較為複雜的研究指標、研究要素和研究方法,不能就用一句“大旱之後必有大震”來標籤化、簡單化理解,更不能在一次地震發生之後來過分放大傳播這句話,在地震預報領域,也不能以一種氣象事件來簡單進行地震預測預報。

    雖然目前學術界對於乾旱和地震的關係尚無定論,但孫士鋐稱,“有一點我認為是可以肯定的,即我們感受到的氣候變化和地球內部的地殼運動肯定有關聯。”

    對於地震發生的規律性研究,孫士鋐表示,地震在空間上具有相對集中性的特徵,地震在時間上也有相對的活躍期和平靜期之分。

    “比如,一個時段集中在四川地區,一個時段集中在甘青地區,一個時段集中在華北地區等等,從全球來看,還有環太平洋地震帶、歐亞地震帶等。也就是說,在某一時段內,某一區域可能會集中出現,我們說四川地震多發,也只能說它在一段時間內多發,我們說華東華南地震較少,但也不能保證未來一百年,這一地區就肯定不發生地震。”

    孫士鋐說,從地震研究來說,這種規律性現象較為明顯,但是要想科學解釋這些規律性現象,目前依然比較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