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國際學校展學生視藝作品
  • 聖德蘭師生苦路祈禱
  • 理大赴葡國大馬推廣澳高教
  • 澳大研發程式助學生紓壓抗鬱
  • 粵華葡文月精彩紛呈
  • On One's High Horse——極度傲慢
  • 新華親子遊橫琴體驗蠔文化
  • 新華夜中學生探訪流浪狗
  • 六人獲頒科大榮譽博士
  • 菜農科普親子日培養科學興趣
  • 澳電三階段達雙碳目標
  • 葡企商會:鞏固中葡平台迎機遇
  • 今多雲驟雨
  • 澳蘇中學生交流營七月舉行
  • 復活節料驟雨增有雷暴
  • 宋碧琪促研限非入網校師生比
  • 旅遊業界學習兩會精神
  • 城大邀人大政協傳達兩會精神
  • 理大兩會分享會弘愛國愛澳
  • 全青澳委員分享兩會精神

(新聞小語)平衡勞逸 減壓教師

2022-09-11 06:35

    平衡勞逸   減壓教師

    昨日教師節,適逢中秋節,感謝所有教師,讓知識像月光一樣灑在每個人身上。

    表達節日感謝,最簡單、最方便的莫過於手機短訊。但隨手轉發、海量的節日問候與“罐頭訊息”,甚至是每日教學與非教學的訊息往來,卻可能適得其反,構成教師無盡的壓力。

    儘管為了提供更好的工作環境予辛勤育人的教師們,教青局持續推出優化措施減輕教師的總體工作量,如透過《非高等教育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制度框架》規範教學人員的工作時間及年假、實施《非高等教育公立學校教師通則》減少公立學校教師的正常授課時間、資助學校聘請專職人員協助處理非教學工作及支援學校相關活動開展等。但隨着社會發展及進步,對教師的教學要求亦不斷提高。甚至近年受疫情影響,經歷數次停課,教師不僅要調整教學計劃,也要兼顧學生疫下的學習進度及情緒,工作壓力大增。

    社會環境不僅要求教師作育英才,更大量承擔非教學的工作,文山會海,培訓進修,調研交流,以至帶領班隊活動等。加上通訊方式改變,過往放學後教師要兼顧的家校協調及溝通工作有限,如今“教學群組”、“家長群組”讓教師無法“放學”,課後經常要回覆學校、家長及學生的通訊群組,“以一敵數十的訊息轟炸”,不單無法專注提升教學質素,更影響到教師的合理休息權。

    每年九月十日的教師節,也伴隨着新學年的開始。踏入開學季,教師與家長的通訊群組也再次活躍,訊息量之大更讓教師應接不暇。

    要真正向教師表達感謝,非發放一兩個短訊而已,更應該切實關注他們的工作環境與壓力。雖然教青局已在《學校運作指南》新增有關學校人員使用通訊軟件、網絡平台等電子信息作溝通聯繫工作的建議,但只屬指引性質,作用有限,各校各有各做,教師應對和處理相關訊息的壓力並未見減少。如何持續評估有關指引落實情況,加強與前線教師的溝通,適時調整優化,保障教師合理休息權益,讓教師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需要各界共同推動。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