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國際學校生參演灣區戲劇節
  • 聖德蘭科普“童”樂寓學於樂
  • 理大展學生六十國畫作品
  • 理大通訊研究登國際學刊
  • 勞校學生認識社服機構
  • 聖羅撒中校慶聚餐歡欣熱鬧
  • 城大《葡語國家瞭望》新書首發
  • 中德訪杭姐妹校交流教學
  • Apple Never Falls Far from the Tree——有其父必有其子
  • 澳大訪澳洲高校簽合作協議
  • 同善堂托所申請七成六中籤
  • 善明托所抽籤收百二幼兒
  • 英國化學奧賽澳生獲佳績
  • 工聯托所抽籤近千四人報名
  • 各界:用實際行動護國安
  • 瓊澳餐飲業交流促合作
  • 保育人士倡龍環開閘降水位
  • 女長者疑路環墮樓亡
  • 今驟雨雷暴或水浸
  • 新聞特搜

“歌中的唐詩之路”融匯傳統文化

2022-10-02 06:35


    “歌中的唐詩之路”融匯傳統文化

    作為今屆澳門國際音樂節亮點節目之“玉亦萬重——歌中的唐詩之路”音樂會,今晚八時在文化中心綜合劇院只演一場,將由蜚聲國際樂壇的著名低男中音歌唱家沈洋聯袂鋼琴家張奕明和本地演員黃柏豪,共同為觀眾呈獻一場唐詩歌曲的饕餮盛宴,值得期待。

    這專場所以特別,皆因演出之曲目大多取材自《中國笛》的音樂作品。據介紹,早自十九世紀,西方的漢學家和詩人相繼翻譯唐詩,致使這份中華文化瑰寶得以在全球各地流傳,並以不同形式走進西方人的世界。值得一提,德國詩人漢斯·貝特格在一九○七年出版的詩集《中國笛》,就是其中一部翻譯並改寫唐詩的重要出版物,由此激發逾百名歐洲音樂巨匠如馬勒、韋伯恩、彭德雷茨基等作曲家的創作靈感,譜寫出一系列動人樂曲。其中影響力最大的,非馬勒的《大地之歌》莫屬。

    本場音樂會所選奏的曲目涵蓋面廣,不乏卡彭特《宮女》、韋伯恩《神秘之笛》、彭德雷茨基《月夜》、魯塞爾《落花似錦》,以及藍伯特《夏日》、羅忠鎔《江南春》、黎英海《楓橋夜泊》等,這是選自內地及世界多國共廿一位作曲家的藝術歌曲,藉此形式來展示現當代音樂家與唐詩名家之間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一切與唐詩密不可分。

    沈洋表示,今屆國際音樂節在疫情下順利開展,更安排於國慶檔期,更顯意義。中國最偉大的是,古人創造文字,而這些文字早已超越一切的存在。唐詩具魅力,不僅能反應詩人想要表達的意境,更融匯諸多傳統文化元素。談到唐代詩人,個人較喜歡杜甫,讀其詩,往往能感受到一種能穿透任何隔閡的力量,也感受到生命不斷的輪迴,每一首作品都能講述一個故事。欣賞音樂,能讓人提升責任感,更可滿足精神層面。當局於疫情下堅持舉辦國際音樂節,就希望大眾要有精神的追求。這專場於澳門作世界首演,皆因很多與作品有關的故事皆源於澳門。

    張奕明指出,很高興能參與這次演出的鋼琴演奏部分,對於很早時期已有西方人主動翻譯唐詩作品,藉此走進唐代詩人的世界而感到驚訝,也讓其大開眼界,啟益良多,彈奏過程具有一定的挑戰性。黃柏豪將同場擔任旁白角色,闡述作品的故事,引領觀眾走上貫穿東西的唐詩之路。

    本報記者  許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