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以軍稱炸死卡桑旅副指揮官
  • 以召回停火談判代表團
  • 華:公平正義應得到伸張
  • 巴人爭搶空投食品十八死
  • 習:“脫鈎斷鏈”無出路
  • 俄:西方和烏涉音樂廳恐襲
  • 中美副外長通電話
  • 斯方毫不含糊恪守“一中”
  • 習:中國發展前景光明
  • 美教授:我一直是您讀者
  • 雲海三號○二星成功發射
  • 京辦金庸百年誕辰紀念座談會
  • (社論)中瑙復交譜真實親誠新篇章
  • 海外華媒聚焦樂山彝族新家園
  • 美網民諷拜登基建法案
  • 西藏主席:世界屋脊翻新章
  • 紅麴是甚麼?
  • 美巴爾的摩塌橋推定六死
  • 日緊急清查逾六千食品
  • 日高官:問題很嚴重

你想成為“摘星星的人”?

2022-10-05 06:35

    我國首在港澳選拔載荷專家

    你想成為“摘星星的人”?

    【本報訊】據中新網四日消息:再有一年半左右,中國將誕生第四批預備航天員。從一九九二年九月廿一日,中央批准立項實施“國家載人航天工程”至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已經立項實施三十年。從一九九五年到二○二○年,中國已完成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從神舟五號到神舟十四號,中國已有十四名航天員廿三人次圓夢太空。

    選拔十多名航天員

    十月二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佈消息,中國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已於近期啟動。本次共選拔十二至十四名預備航天員,包括航天駕駛員七至八名,航天飛行工程師和載荷專家共五至六名,其中,載荷專家兩名左右。

    航天駕駛員在陸海空三軍現役飛行員中選拔,航天飛行工程師在從事航空航天工程及相關領域專業的科研和工程技術人員中選拔,載荷專家在從事空間科學研究及應用相關領域的科研人員中選拔。

    此次預備航天員選拔,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統一組織實施,預計一年半左右時間完成,並首次在港澳地區選拔載荷專家。

    沙裡淘金千挑萬選

    “航天”一詞由世界著名科學家、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錢學森首創。一九六七年,錢學森在一次講話中提到,“人類在地球大氣層之內的飛行叫作‘航空’,在地球大氣層之外的飛行稱為‘航天’。”美國、蘇聯分別實現載人航天後,錢學森表示,“先把載人航天的鑼鼓敲起來”。

    “載人航天工程是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征,因為有了載人航天工程,我們很多人的命運發生了改變。”二○二一年,中國“航天員女教頭”黃偉芬在一次公開演講中說道。她是現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設計師、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研究員。

    黃偉芬表示,航天員選拔就像是沙裡淘金,千挑萬選﹔而航天員訓練則是千錘百煉,百煉成鋼。據她介紹,目前,世界上只有俄羅斯、美國和中國具有完整獨立的航天員選拔技術體系。

    選拔標準有多嚴?

    選拔的標準有多嚴格呢?黃偉芬舉個例子,僅“臨床醫學選拔標準”裡就有一百二十多個條款,每個條款又對應很多個醫學問題的要求。

    “航天環境耐力和適應性”是航天員選拔中最具特色的一個項目,它包括超重耐力、前庭功能、噪聲敏感性等等,一共有十七項生理功能的檢查,極具挑戰性。黃偉芬介紹,有一位受試者接受前庭功能試驗時,剛開始是坐轉椅的時候吐,後來發展到只要聽說今天要做轉椅的試驗,他就會想吐。

    “摘星星”的女英雄

    “摘星星的媽媽回來了”。今年四月十六日,神舟十三號航天員抵達北京,王亞平的女兒手捧鮮花,迎接媽媽的凱旋。在深情擁抱並親吻女兒後,王亞平掏出了一顆小星星,兌現出征前對女兒許下的承諾。

    中國最早登上太空的女航天員是劉洋。二○一二年六月,劉洋執行神舟九號載人飛行任務,成為中國首位參加載人航天飛行的女航天員。二○二二年九月一日,劉洋執行出艙活動任務。

    太空環境復雜,航天員的選拔標準並不會因為男女性別存在差異。黃偉芬說:“惡劣的航天環境給男女航天員帶來的挑戰都是一樣的,因此女航天員同樣要具備對環境的適應性和耐受能力。”

    黃偉芬介紹,“神十一”卅三天飛行中,航天員承擔的重要活動與實驗加起來一共有五十九項。“可以說,他們既是工程師,也是科學家,既是生物學家,又是菜農,既是職業的航天員,也是載人航天的形象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