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現代澳門日報
新聞
  • 交通局:巴士新支付方式首日運作暢順
  • 2食品廠使用過期包點餡料 勒令停產將被檢控
  • 運動會期間5學生跑步後不適送院
  • 大雨後海灘海域垃圾增加 海事局籲留意
  • 顏奕恆促說明容納5萬人臨時場地選址
  • 拱關銷毀3.9萬件侵權貨物
  • “商社通”錄近1.3萬個實體帳戶
  • 福建非遺文化走進澳門校園宏揚技藝
  • 一尼泊爾籍男外僱涉持刀傷人被捕
  • NBA季後賽:雷霆 124-92(場數2-0) 鵜鶘
  • 團體辦大健康論壇探未來趨勢
  • 內地漢涉騙換錢黨10萬多人民幣
  • 賀天后誕系列活動下週一起舉行
  • 何潤生促研加大全運會效益
  • 尼泊爾男子疑借錢不遂施襲同鄉同事
  • 國防部:中美防長通話有積極意義
  • 港入境處料五一黃金周590萬人次通關
  • 日圓貶勢止不住 日銀最快周五出手干預
  • 同方威視歐洲辦公室遭突襲搜查 商務部表示強烈反對
  • 教育基金舉辦學校發展資助計劃說明會

邊有咁筍

2022-10-06 06:30
貪字得過貧,以往多用這句話來形容騙案事件。時移勢易,驚或怕都有機會成為騙徒的獵物,就好似早幾年的“祈福黨”,到近年的“公檢法”騙局。當然,還有一大堆隨時涉及十萬元、百萬元損失的“網上情緣”,這與迷或痴不無關係。反正,騙案既層出不窮,又屢見不鮮,案發率時高時低,但從沒斷尾。要避免受騙,招致無謂損失,只有靠自己提高警覺性,還要以買嘢做格價、一兩蚊嘅婆乸數都計盡的心態來防避。
事實上,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很知慳識儉,卻偏偏栽在騙徒手裡。人性的弱點成了一宗又一宗騙案的靈丹。根據司警早前公佈的數字,今年首八個月,詐騙案有七百六十八宗,按年減少百份之五點一,但當中的電話詐騙有七十二宗,按年增加六成七,網絡詐騙則有三百九十六宗,同樣增加近一成九。可見騙徒不分時節、不分環境,一直在活躍中。即使疫情期間,經濟低迷,仍然在想方設局,呃得幾多得幾多。
從前騙案受傷者多是個人為主,但最近騙徒有將目標轉向商戶的趨勢。司警數據顯示,最近四個月接獲二十三宗以訂購貨物詐騙的舉報,涉款三百七十萬元。騙徒遊說商戶向虛假供應商訂貨從中賺取差價,類似情況有別於上述騙案,但相同的地方就是騙徒都是捉住受害人的心理。在疫下生意凋零,商戶接受訂單,自然高興,有可能失去戒心。騙徒於假日向商戶展示偽造的客戶轉帳紀錄,令商戶無法即時確認是否已收取貨款,更是你急我唔急!然而,正因為疫情關係,商戶也應該要意識到“邊有咁筍”!
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