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西窗小語)二○三○年世界經濟中心在非洲?
  • (陰天快樂)孩子 你是個重要的人
  • (言之有爾)石頭之思
  • (尋樂人生)多情阿莎百草製藥濟眾生
  • (筆雯集)閻羅王眼中的官
  • (閒作筆潭)限食令
  • (幸福魔法)想笑就笑 想哭就哭
  • (樹洞的聲音)有一種巧合很浪漫
  • (史海拾趣)“竹林七怪”
  • 大麻毒品猖獗
  • 傅崐萁:恢復交流責無旁貸
  • 台上班族幸福感五年新低
  • 陸艦喊話台艦注意位置
  • 宋濤冀兩岸聚力壯民族經濟
  • 花蓮一夜百震四建築倒塌
  • 澳中銀獲地區最佳人幣銀行獎
  • 企業家大會70場商配 簽約15項
  • 澳數據化金融服務 賦能中葡經貿
  • 中葡基金6億投資 綠色項目佔60%
  • 商務部:澳續發揮中葡聯繫人作用

歐洲能源緊張或為中國製造創造機會

2022-11-25 06:35

    歐洲能源緊張或為中國製造創造機會

    十一月初,德國總理朔爾茨帶領12名企業高管訪華,上述高管所在企業的銷售收入多數來自中國。出於對德國製造優勢擔憂,歐洲高能源價格導致貿易順差收窄背景下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德國總理帶隊訪華預示德國製造業東移,為中國製造創造機會。

    德國製造業東移主要由於歐洲能源價格高企,成本急劇上升。二月俄烏衝突爆發以來,使德國失去了近1,100億立方米/年的俄羅斯天然氣供氣量,佔二一年德國天然氣消費量的122%;德國工業電價漲至0.5歐元/KWh,約為中國工業電價的7-8倍,德國不得不削減工業用氣量,確保民用氣需求。昂貴的能源價格使德國製造業考慮戰略東移,如今年九月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二一年德國巴斯夫在中國區收入佔比達15%)宣佈在廣東湛江投資100億歐元打造世界級化工基地,以逃離歐洲高企能源成本,更靠近終端消費市場。

    市場認為,德國製造業戰略性東移主因是中國具備以下成本與產能優勢:一是中國石油、天然氣能源供應在增加。中國能源進口來自俄羅斯、中東等經濟合作國家,保證能源供應渠道多樣化。俄羅斯計劃到三○年向中國增加1,000億立方米/年管道天然氣供氣,中國沿海LNG接收站接受能力將達到約3,000億立方米/年,中國天然氣進口將逐漸打開。二是中國具充足與廉價電力。新能源革命與儲能技術發展,中國不僅發電量大,綠電產量高,中國電力成本(0.084 USD/KWh)遠低於德國(0.367 USD/KWh)、英國(0.264 USD/KWh)、美國(0.15 USD/KWh)、日本(0.261 USD/KWh)。三是中國具備廣闊需求市場。隨着內地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新能源、半導體、電子電器、信息通信、航空航天等領域發展勢頭良好,有望帶動製造業需求持續增長。

    工銀(澳門)投資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