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永利中小企合作回收撲克牌
  • 熵創科技發佈電動車充電機器人
  • 近期日本經濟復甦情況
  • 美聯儲局三月議息會議點評
  • 英皇料酒店娛樂場業務復疫前
  • 盛世MIECF展示多個平台系統
  • 論壇促灣區打造光伏應用城市群
  • 居民失業率2.8%橫行 就業不足1.3%
  • 機電工程師學會雙碳園區開幕
  • 發改委:五工作推動綠色轉型
  • (一家之言)鼓勵綠色經濟開拓新路
  • 展商借環保展平台拓市場
  • 環保展開幕 首天促43簽約
  • 新濠去年經調整EBITDA 75.1億
  • 靜候美聯儲局減息時點
  • 加息道路未明 日圓震蕩
  • 深合區首批六澳青雙創基地授牌
  • 美高梅保利文化慈善拍賣 推動藝文
  • 機場專營公司去年轉賺2.2億
  • 再有10企獲科企認證資格

(一家之言)疫措放寬 全方位谷復甦

2022-12-07 06:35

    疫措放寬   全方位谷復甦

    疫戰三年,全澳上下共同經歷低谷。隨着新冠變種病毒的致病率、重症及死亡率降低,內地防疫政策更趨精準,澳門終盼來曙光。

    內地多個省市近日相繼調整防疫措施。昨起本澳也優化由內地入境的防疫政策。自內地低風險區和常態化疫情防控區來澳或返澳人士,只需加強核檢要求,毋須接受醫學觀察,有助平衡防疫與人員往來、經濟活動的需要。

    疫措放寬,病例定然增加,但輕症及無症狀佔大多數,政府應及時調整本地抗疫措施,同時着手向居民開展系列宣傳科普工作。只要結合科學應對、及時治療,居民無需再聞疫色變,也可放開心情適應生活回歸正軌,社會活動也將逐步回到疫前狀況。

    惟三年疫情帶來的衝擊,對企業影響可謂深入骨髓,要一洗頹氣甚至東山再起,談何容易?但從全球多個已率先對外開放的旅遊地區看,客量明顯增長,旅客消費力仍舊可觀,未來確實可期。如熱門旅遊國家日本,國門敞開迎客後,旅客量雖與疫前仍有距離,但多個百貨商場生意報捷,為旅遊業復甦釋放樂觀信號。

    本澳作為旅遊城市,各業苦心耕耘多年,軟硬件不輸其他城市,酒店娛樂休閒設施應有盡有,既有世遺城區名片,更是“美食之都”,可讓旅客享受本地特色和異國風情佳餚,沉浸式體驗澳門獨具特色的中西文化交匯的人文風情、城市建築。

    針對內地的擴客源工作,在過去兩年多以來從未停頓,相信疫措進一步放寬後,內地旅客將如期而至。政府應做好針對海外客的推廣預案,畢竟全球旅遊業競爭激烈,澳門能否突圍而出,與海外旅客再續“前緣”,除了靠現有的旅遊軟硬件配套,更視乎推廣工作是否細緻到位。

    政府明年以促進經濟復甦為重點工作之一,應盡快制訂疫後提振經濟的詳細計劃,如及早決定“第二個百億”剩餘款項如何用到實處。或可考慮用以幫扶本地中小企疫後復甦,推動企業革新經營,提升社會各界對疫後復甦的信心。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