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現代澳門日報
新聞
  • 62歲本地男子染創傷弧菌死亡
  • 市政署籲市民檢查冷氣機 預防滴水影響環境
  • 去年酷熱天氣有32日 寒冷天氣減至26日
  • 旅遊局資助社團推多項活動 冀帶動社區人流及消費
  • 5校46學生集體染流感
  • 432名青年獲發義工服務獎
  • 【將增大型展示櫃】貿促局將豐富中葡平台展示館產品
  • 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 樹立大安全理念
  • 【高出氣候平均值0.6度】去年本澳平均氣溫錄得攝氏23.4度
  • 商會拍攝影片對外宣傳本澳特色產品
  • 有綜合休閒企業辦兩會精神傳達會
  • 內地企業冀貿易賬戶便利資金往來
  • 王毅晤印尼總統冀抵制地區分裂對抗
  • 廣東料未來三天暴雨 啟防汛應急響應
  • 去年上半年預算執行率為四成
  • 政府擬下放物業、商業登記官職權
  • 【疑涉感情糾紛】司警拘兩名菲籍男子涉於噴水池打鬥
  • 郵電局將發行兩套新郵品
  • 日本啟動第5輪核污水排海 中方堅決反對
  • 北京半馬何杰等人被取消成績收回獎盃

真的到了?

2022-12-21 06:30
行政長官在特區政府成立二十三周年慶祝酒會上,致辭時形容最艱難的日子正過去,希望社會各界繼續支持新階段的防疫策略。這一語究竟是帶出新冠疫情快將結束的訊息,最後的一公里路真的到了?還是防疫進入另一種常態?以特區行事作風,筆者未能參透。不過,種種跡象顯示,本澳疫情的發展已無法阻止,再無必要如之前般嚴厲防控。當局也明確說出,現時新冠病毒已在社區傳播,意味著總有一隻「陽」在身邊!
目前重要是如何應對大量感染個案的出現,即使無病徵或輕症,每個人的反應不盡相同,對治療的需求也不一樣。透露網上評估病狀,分流至有限量的社區門診,未必可以及時處理所有個案。當局向醫療機構發出最新指引,對有緊急需要或必要求診的感染者或疑似感染者應接診,以應付個案的不斷上升所需要的治療。由私營醫療機構分擔部份個案,除減輕政府醫療負荷,可維持其他醫療服務外,也可讓全澳醫療系統去逐漸適應疫情發展。
受感染不適的市民可到熟識的醫療機構求診,相信比起單是家居隔離自已服藥,或被送往隔離自療,更能釋出對疫症的憂慮。然而,與病毒共存,可能增加醫護感染機會,繼而令人手變得緊張,適當風險防護還是必要。正如一下子太多感染個案出現,社會運作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所以當局對感染者復工標準已再作調整,基本上無甚麼症狀都可以返工,但感染就是感染,你無事,下一個可能出大事,還是緊慎點為妙。
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