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 OutReach
  • 美通社
  • EQS Group
分類
  • 專題故事
  • 要聞
  • 體育
  • 娛樂
  • 產經
  • 即時新聞
  • 澳聞
  • 中國
  • 國際
  • 生活
新聞
  • 「粵澳社保一窗通」橫琴專窗舉行啟動儀式
  • 網傳一男子持刀北區走動影片 助海關破一水客散貨點 緝乾魚翅28公斤
  • 澳大就業及實習資訊展提供逾3,000職位
  • 10歲男童被的士撞倒捲入車底 大腿疑骨折送院搶救
  • 「澳門健康碼」系統下周一起停用
  • 法國第九個全國大罷工登場 馬克龍:退休改革勢在必行
  • 菲律賓增四基地供美軍使用 靠近台灣及南海
  • 39歲功勛老將再戰一年 長谷部誠與法蘭克福續短約
  • 洪都拉斯外長訪華商討建交 台召回「大使」抗議
  • 粵澳聯辦投資貿易政策宣講會 以「組合拳」形式整合業務共享商機
  • 美軍驅逐艦非法闖入西沙 解放軍予以警告驅離
  • 深合區社會事務局拜訪法務局 研推進琴澳社服融合發展合作
  • 湖人射落太陽贏關鍵卡位戰 李維士創57年落選秀第一神跡
  • 氹仔運動場圓形地車禍致一死兩傷 警方尋找目擊者
  • 世界大學款待及休閒管理學科排名 旅遊學院勇奪亞洲第一、全球前十
  • 吳大強揀錯歌再陷危機 周吉佩被要求升一度重唱
  • 9.6萬單日入境客量創三年新高 3月以來日均6.5萬人次 按月升13.4%
  • 金管局調升基本利率25基點 至5.25厘
  • 一分鐘21次單手引體向上 理大學生破健力士紀錄為澳爭光
  • 八尊賽車手蠟像成澳門旅遊新亮點 鄭頴聰:我是蠟像車手的「粉絲」

料春節各行業營業額增長五至六成 商會:久旱逢甘霖

2023-01-27 10:01


有商會預估今年春節假期各行業營業額都有五到六成的增長。 (新華社圖片)

有部分店舖產量供不應求,商會籲重新評估市場需求,提高接待力。 (新華社圖片)

踏入兔年,澳門旅遊熱潮重現,首五天假期中,吸引了31萬8,083人次旅客到訪,與去年同期相比,激增314.4%,其中訪澳香港旅客11萬7,842人次,更較去年同期飆漲2,763%。有商會表示,今年新春假期預估各行業營業額都有五到六成的增長,形容是「久旱逢甘霖」。【本報記者郭善如報道】

新春假期澳門成為歡樂海洋,花車巡遊、煙花匯演你方唱罷我登場,將澳門的新春氣氛烘托得紅紅火火、喜慶熱烈。除此之外,新春期間還有單車行大運、康體嘉年華、賀歲足球賽,以及多場星光熠熠的演唱會等。節慶盛事連連,讓居民及旅客「感受澳門樂無限」,吸引更多旅客來澳度歲,振興經濟。

中區南區工商聯會會長李卓君形容澳門終於久旱逢甘霖,預估各行營業額增長約五至六成。但對比2018、2019 年整體遊客量超4,000 萬的水準,仍有一定的差距。他提及到,有部份懂得善用網上平台資源的商家,更是超越了疫情前的水平,營業額增加七至八成。

重新評估市場需求 提高接待力

現時訪澳旅客,喜歡在社交平台上獲取資訊,到澳門橫街窄巷中「探店」,近日公司有不少小店、老店大排長龍,更有部分店舖產量供不應求,無法滿足客流量需求。李卓君指,澳門中小微企經營模式較內斂,且保守,他呼籲本澳的中小企,不妨善用直播、電商平台,以「線上+ 線下」結合的模式,提升自身店舖的品牌知名度,並再次評估市場需求,進一步提高服務接待能力及自身品牌的產能。

籲中小企如實申報人資需求

澳門各界開始復蘇,有傳部分中小企出現人手短缺情況,李卓君指,餐飲、零售業一向不太受本地待業人士歡迎,早前曾向勞工局反映情況,當局亦有對問題作出回覆。以疫情期間,勞工局曾表示,商戶決定取消外僱配額,日後若重新申請,只需五個工作天即可獲批,據他了解,勞工局亦的確按承諾重新分配人資額度,但中小企仍然反映「請唔到人」,當中或許與商戶申請的配額與原本配額有差別,他呼籲中小企要如實申報,或能透過工商聯會反映有關情況。

學者:可加強「任我行」區域整體化設計

談到首次舉辦的「新馬路任我行」活動,李卓君指出,活動區域範圍不大,部分出入口更被封鎖,市民和旅客無法從這些出入口走到其他區域商舖,使這些商舖無法受惠,但目前計劃處測試階段,相信未來會加以改進和優化。他建議,未來若進行同模式的活動,可將範圍進一步擴大,而政府應提前與周邊商戶商議,將各出入口梳理暢順,避免出現人流擁擠的情況。

澳門城市大學國際旅遊與管理學院執行副院長李璽指出,「新馬路任我行」活動有許多值得讚賞之處,在新馬路已有品牌資產的基礎上,對體驗的視角和體驗的功能進行了重新設計。他建議若未來計劃在重要節日繼續舉辦,在重要節假日期間持續進行,則可以做好長期的規劃,即在不同的時段和地段,設定不同的表現主題,從而讓遊客可以更為系統和深入地體驗,而不斷變化的主題也有利於該區域持續產生吸引力。

另外,可進一步強化區域整體化設計,除了就新馬路的交通組織加以考量外,還應該從遊客的動線設計出發,將周邊區域的步行線路與體驗內容進行整體考量,這樣可進一步優化遊客的體驗品質。同時要創新與完善產品層次和體系,做好靜態觀賞、動態展示、互動參與三種產品的協調與搭配,讓遊客從觀光、體驗、參與等不同層面上深入感受澳門文化之美。

力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