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 OutReach
  • 美通社
  • EQS Group
分類
  • 聚合新聞
新聞
  • 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澳門)成立二十周年招待會
  • 衛生局接獲16宗流感樣疾病群集性感染報告
  • 行政長官:中葡論壇對澳門中葡商貿合作服務平台建設發揮積極作用
  • 中葡論壇常設秘書處在澳門召開第十八次例會
  • 本澳昨(27)日沒有新增確診患者入住衛生局隔離治療設施 及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離世個案
  • 公共停車場車輛使用牌照稅監察系統3月底投入使用
  • 夫妻合謀騙取政府資助被判刑 上訴中院被駁回
  • 【培育創新科技人才】“澳門青年到福建新大陸科技集團見習計劃”正式啟動
  • “世界水日”5分鐘沖涼挑戰獲5,400市民支持
  • 粵港澳高校聯盟工作會議於澳大召開
  • 文化局辦文學講座及工作坊 探索《西遊記》及創意寫作之樂
  • 交諮會小組會議探討驗車優化工作
  • 旅遊局持續加強巡查 多措維護旅遊城市形象
  • 友誼橋大馬路往馬揸度博士大馬路3月29日起開通新取代道路
  • 青年事務委員會全體大會舉行
  • 衛生局日前舉辦2023年第二期“名老中醫臨床經驗傳承專題培訓班”
  • 2021年度醫療補貼計劃使用期即將屆滿
  • 3月31日起推出第10期“保障快速抗原自我檢測試劑供應澳門居民計劃” 配售期為14天
  • 2023年首季“巴士服務評鑑季度問卷調查”4月1日至30日進行
  • 約177公噸回收電路板已出運作資源化處理

市政署持續優化垃圾收集模式 東北區18壓縮式垃圾桶投入使用

2023-01-27 14:41

市政署持續優化垃圾收集設施

市政署與環保局、清潔專營公司以及物管業界合作,在東北區固體垃圾自動收集系統停運後,採用壓縮式垃圾桶優化區內垃圾收集模式,18個新壓縮式垃圾桶已陸續投入使用。未來,市政署將持續加強和居民、物管業界、業主委員會的溝通和合作,將壓縮式垃圾桶等系列優化垃圾收集措施逐步擴展至各區,與市民同心合力,提升社區環境衛生。

目前,全澳有壓縮式垃圾桶124個、封閉式垃圾房122個,傳統垃圾桶數量已由高峰期逾1,600個減少至104個,減幅逾9成。市政署未來將持續推動系列優化垃圾收集措施,包括:在壓縮式垃圾桶增設自動投入口,提升密封性及便利性;受環境空間所限,未具條件設置壓縮式垃圾桶或封閉式垃圾房的垃圾站,加設覆蓋外箱,外箱上蓋以液壓裝置牽引,居民輕踩腳踏即開啓上蓋,棄置垃圾後,上蓋自動關閉,減少臭味飄散和揚塵,避免垃圾外露;增加壓縮式垃圾桶、垃圾房的飾面美化和綠化。

原東北區固體垃圾自動收集系統服務區內126幢大廈逾5萬3千名居民,平均每日收集逾30噸生活垃圾。2018年系統停運後,市政署協調清潔專營公司臨時向區內屋苑安排300個1100公升大廈垃圾桶,以“推桶待收”模式收集生活垃圾,同時加設專線垃圾車,每天早晚兩輪收集垃圾。

為減少近300個大型垃圾桶置於街上,尤其是推桶衍生的垃圾外露、異味、污水等衛生問題,縮短清運垃圾時間,降低垃圾車噪音對民居、商號的影響,舒緩垃圾車頻繁出動對區內交通的壓力,經與環保局、清潔專營公司溝通,實地檢視以及聽取地區團體、市諮委、區內居民和商舖的意見,綜合對區內交通等分析,市政署在區內選定20個鄰近或位於原垃圾自動收集系統的地點設置壓縮式垃圾桶,以處理每天龐大的垃圾量。

以壓縮式垃圾桶優化東北區垃圾收集模式獲得區內大廈物管公司的支持及配合,由大廈管理公司每晚把收集到的垃圾直接棄置於壓縮桶內,即時收回垃圾桶,避免了過往垃圾桶林立於街道兩旁的情況。在每一個新壓縮桶站投入運作前,市政署為附近大廈物管公司人員提供專場培訓。同時,市政署也採取在壓縮式垃圾桶周邊種植物、加設高身花圃及美化桶身飾面等系列措施。

政府消息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