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 OutReach
  • 美通社
  • EQS Group
分類
  • 聚合新聞
新聞
  • 各衛生中心/站3月25日起調整非辦公日新冠疫苗接種服務時間
  • 衛生局接獲1宗家居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通報
  • “情報站”比較逾百間超市物價
  • 司法警察局三位主管宣誓就職
  • 社工局社會重返廳今(22)日下午起暫停對外服務
  • 2022年住戶使用資訊科技調查
  • 澳旅院舉辦兩會精神分享會
  • 澳門理工大學舉辦“大灣區社會服務發展分享會”響應2023年世界社工日
  • “關愛共融助更生”活動於3月25日週六舉行
  • 澳門藝術節門票本周日起公開發售
  • 法務局舉辦親子微型路牌積木工作坊
  • 灣區電商香港通路分享會助商企拓商機
  • 【交流借鑑】旅遊局赴浙參加“中國研學旅行發展報告•紹興發佈”會議
  • 【認識數字產業】勞工局 × 阿里巴巴“職問職講"行業講座 現正接受報名
  • 水馬彈力棒保養多處道路周五起有限度通車
  • 【開拓發展空間】勞工局實習/見習計劃 助近510名青年就業
  • 關於2023全澳殘疾人士運動日活動相關事宜的聲明
  • 澳大研發載藥巨噬細胞機器人治急性肺炎
  • 衛生局接獲4宗流感樣疾病群集性感染報告
  • 本澳昨(20)日沒有新增確診患者入住衛生局隔離治療設施 及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離世個案

衛生局接獲一宗家居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通報

2023-01-31 19:00

衛生局今(31)日接獲一宗家居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通報,呼籲居民小心使用燃氣爐具,慎防一氧化碳中毒。

涉事單位位於勞動節大馬路寰宇天下,1名13歲的本澳女居民1月29日約17:30在浴室洗澡及吹頭髮,1小時後感到頭暈及乏力,跌倒在地,被同住家人發現及傳召消防救護車送往鏡湖醫院急診治療。經檢測血液一氧化碳血紅蛋白(COHb)濃度後,診斷為一氧化碳中毒,並進行了高壓氧治療,病情穩定,其同住人則沒有不適。據了解,涉事單位的浴室內裝有氣體爐具,有窗戶通往室外,事發時門窗關上,初步懷疑事件是因通風不良造成有害氣體積聚所致。

一氧化碳是含碳物質不完全燃燒的產物。吸入一氧化碳後,一氧化碳與人體內血紅蛋白結合而使其失去攜帶氧氣的能力而導致一氧化碳中毒,輕者頭昏、噁心、嘔吐,重者可昏迷以至死亡。衛生局強調,任何燃料爐具均應在良好的通風狀況下使用,否則極易產生一氧化碳中毒。

衛生局呼籲居民注意下列預防要點:

  1. 確保氣體熱水爐排氣管道接駁至室外,並保持室內有效通風。
  2. 正確選擇、安裝和使用氣體熱水爐
    1. 選用較安全型號的熱水爐:密封式最安全,普通煙道式次之;一般家庭不應使用無煙道型號。
    2. 在適當的地方安裝:室外露天用的熱水爐不可安裝在室內或露台,普通煙道式的熱水爐亦不應安裝在浴室。
    3. 正確安裝:必須由技術人員適當安裝,尤其是排氣管應正確駁至通往室外。
    4. 正確使用和維護:應確保進氣和排氣管道的暢通和開口處的通風,非封閉式熱水爐使用時一定要確保爐具周圍的通風。熱水爐安裝在露台時也應確保露台沒有過多衣服雜物或紗窗積塵影響通風,並緊閉通往室內門窗以防廢氣反流入室內。
  3. 其他可能產生一氧化碳中毒的情況
    1. 切勿在任何不通風的空間使用明火煮食、煮水、燒烤、取暖或照明,包括使用各種氣體爐具、火水爐、燒炭或燒柴。
    2. 不要在不通風的停車場、維修場等空間長時間發動汽車、燃油發電機等燃油設備。
  4. 在有發生一氧化碳中毒危險的地方安裝一氧化碳警報器。

一旦發生意外/懷疑中毒情況,則必須:

  1. 保持冷靜;
  2. 立即離開,前往(或協助中毒者移至)通風良好的環境,並鬆解衣物;
  3. 儘快求醫或撥打緊急電話求助。

如欲查詢或下載《預防一氧化碳中毒》指引,可至衛生局網頁→專頁→資訊專頁→傷害登記與預防資訊→衛生指引,http://www.ssm.gov.mo/portal/InjureRegPrevent/ch/main.aspx 。

政府消息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