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 OutReach
  • 美通社
  • EQS Group
分類
  • 專題故事
  • 要聞
  • 體育
  • 娛樂
  • 產經
  • 即時新聞
  • 澳聞
  • 中國
  • 國際
  • 生活
新聞
  • 體育局澄清「2023全澳殘疾人士運動日」 無以任何形式募集贊助費用
  • 2022年度所得補充稅及職業稅收益申報書 遞交期限至月底
  • 文化局副局長鄭繼明就職
  • 訪澳旅客偏好自由行 業界:延長旅客逗留為主要工作
  • 與海外投資者共商發展機遇 澳琴赴馬來西亞開展招商推介
  • 分享滴灌通澳交所對澳青機遇 李小加本周六於澳大開講
  • 斥美國務院「人權報告」別有用心 特區政府:澳門發展成就不容抹黑
  • 中國澳門留學生服務協會: 學習「兩會」精神彰顯新時代青年力量
  • 楊紫瓊媽媽吉隆坡首映撑場 何超儀獲邀出席影后家中派對
  • 〈追〉錄音過程順利一日完成 姜濤:哥哥重新定義咩係Charm
  • 創三年新高! 大橋珠海口岸周末客流達十萬人次
  • 港媒:丁薛祥主管港澳事務 任中央港澳組組長
  • 基本電視頻道下周一作調整 市民需重新搜台 所有台號不變
  • 相隔七年再踏新濠舞台 黎明5月來澳開騷14場
  • 瑞信30億瑞郎賣盤予瑞銀 巨額AT1債券淪廢紙
  • 海關總署回應港口空箱堆積: 國際市場看好下階段出口能力
  • 法政府驚險挺過不信任動議 反退休改革街頭抗議持續
  • 習近平與普京一對一會談: 中方願為解決烏克蘭問題發揮建設作用
  • 港股實名制昨起實施 券商:有錢賺就有投資者
  • 科技基金去年批214項目涉3.5億 今年將強化科研成果吸引資本能力

年後博企求職熱門 非博彩部門上升潛力大

2023-02-03 10:01




不少博企近期開出職缺招聘,其中包括見習莊荷,吸引不少人關注。 (東方IC圖片)

人民力量呼籲政府關注年輕人找不到工作、放棄找工作的「隱蔽青年」問題。 (郭善如攝)

今年春節黃金周火熱的市況預示著今年復蘇的展望,通關效應帶動1月賭收創下疫情以來最佳紀錄,不少企業正摩拳擦掌準備大展拳腳,許多民眾也在年後展開求職或尋求轉職。近期有多家博企開啟新一輪招聘,其中更有博企推出見習莊荷招聘計劃,吸引大量求職民眾關注。不過,有博彩職工團體表示,目前莊荷職缺應不太多,估計非博彩部門未來人力需求會較大,相關職位待遇福利也有較大提升機會。【本報記者郭善如、林嘉欣報道】

近期多間博企開出職缺,包括餐飲部、管家部、酒店部、零售、公關、市場推廣等種類繁多,更有博企推出見習莊荷招聘計劃,吸引不少關注,據稱有關空缺吸引大量應聘,本報記者多次嘗試打電話查詢都未獲回應,目前相關網頁也已關閉。

新賭牌生效後,博企動見觀瞻,不少人仍然期望加入博企工作。對於博企求職,博企員工職工之家主任白建邦昨日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賭牌重新批給,博企均有新的營運決策,賭場規模和人員配置均有調整,更有部分「衛星場」停止營業,相信這批「衛星場」賭枱部的員工會回流至公司廳, 他推算目前博企的裝荷數目充夠應付市場需求。但不少賭枱部員工已到退休年齡,因此近日會出現少量補充配額需求。

博企非博彩部門人資需求較大

不過,白建邦認為,在政府大力發展非博彩事業的背景下,博企對非博彩部門職位的薪資和福利會大大提高,且會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他指出,目前非博彩區的人員需求較大,各大博企已密鑼緊鼓,計劃與不同機構合作,舉辦非博彩部門的招聘會。

談及到投身博企需注意哪些事項,白建邦表示,首先起薪點並不是主要就業因素,建議求職者應以學習為主軸,並多閱讀時事新聞及政府資訊、政府施政方針,同時,分析未來受政府支持發展的產業,了解職業發展前景,有助清晰自身就業方向。

職缺多為遊客服務配套相關

工聯博彩企業員工協會總幹事蔡錦富則指,博企招聘的部門職位,以遊客配套相關為主,涵蓋服務、酒店和餐飲業等,個別博企亦有招聘娛樂場賭枱部的職位,以迎合賭牌競投成功後,新的業務開展,應對新客源市場發展。

有關博企招聘對象年齡層,蔡錦富指,博企招聘對象年齡層範圍廣,包括應屆畢業生、青年人和中壯年,當中博企文職、酒店前台接待人員、行李部以及非輪班制的部門較受年輕人歡迎。而六大博企有自身優勢,亦有不同的發展方向,甚至在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業務,求職者會按照自身需求,分析各大博企的發展前景而選擇自己心儀的企業去應聘。

對於剛投身社會的年輕人,蔡錦富和白建邦建議可勇於嘗試不同的工種,吸收社會經驗。本澳正發展多元產業,六大博企更投資逾千億的非博彩項目,以及本澳與橫琴、灣區的合作安排,本澳就業市場選擇會逐漸增多。

年輕人搵工受挫成「隱蔽青年」

本澳經濟復蘇後,失業率較早前有所緩解,但仍有逾萬名市民處於待業狀態,團體人民力量昨日中午向勞工局遞信,向當局有提出保障本地居民失業率;關注年輕人就業不足問題等兩大建議訴求。

人民力量秘書長林永銳表示,隨著疫情放緩及通關政策帶動,澳門經濟終見曙光,若在此時放寬外僱名額恐衝擊本地就業市場,他促請政府切勿輕易加大批給外勞名額,並加强扶持本地居民就業,協助本地居民實現就業轉型,解決居民結構性失業隱患。

此外,人民力量亦十分關注年輕人長時間就業不足問題。林永銳表示,本澳經濟倒退,社會風氣萎靡,不少大學生畢業後無法找到合適的正職,更有年輕人多次寄出簡歷仍音訊全無,終放棄尋找工作,或成「隱蔽青年」。林永銳冀政府關注年輕人長時間就業不足問題,並建議政府針對年輕群體開設職業培訓課程。

力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