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即時報道
  • 每週專題
  • 藝文爛鬼樓
新聞
  • 昨晚上機場附近一女途人橫過馬路被撞倒 涉嫌醉駕司機不顧而去
  • 美國人權報告批本澳言論、集會、結社、政治參與等自由及權利「嚴重」受限制 特區政府: 罔顧事實、抹黑
  • 文發基金:去年批出資助約二億 涉一千七百多個活動及項目 一億多免息貸款待還
  • 指露宿初中生從未「幾日無返院舍」教青局:學生或因當時「一時嘅情況」導致此訊息
  • 內港碼頭對開海面昨日發現一男性浮屍
  • 本月初「少年」輕生 教青局未發稿公佈? 黃嘉祺:因應個案 「個別處理」
  • 石排灣業興大廈第八座停電逾一日半 修復需時 三長者需入住臨時院舍
  • 文化局:爭取今年內落成啟用青洲坊圖書館
  • 新中國精英:走向全球舞台的競爭之旅
  • 就「生態島」項目查詢市政署、環保局、海務局十數個問題 涵蓋海豚保育、環境影響、建造細節等 無一獲正面回應
  • 中葡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明開幕
  • 梁孫旭促檢視缺場地的熱門運動 馬場用地或可開闢為臨時體育場地
  • 拆掉再重組
  • 林宇促加強發掘隱蔽長者、主動關懷 社工局:將核查風險個案、主動接觸未如期續期福利津貼的受益人
  • 輕軌東線去年第三季較第一季增90億預算 公建局:因工程開展而增 未超總預算314億
  • 各有說法?指少年昨晚未返院舍 院舍已通知家人 社工局:家人未有接聽及回覆
  • 初中生凌晨逗留快餐店「數小時」司警:因缺家庭照顧入住院舍「幾日」冇返院舍 未有人報警
  • 指許多學生家長因子女遭欺凌求助 謝誓宏促多方合作共遏校園欺凌
  • 僅討論約20分鐘 樓市全面撤辣法案獲立法會29票支持「緊急」通過 公佈後翌日生效
  • 今日起 申請人可經電子申請系統查詢長者公寓申請結果

在澳的少數 疫下苦有誰知 移工團體:疫情三年難找幫手

2023-02-03 11:48

三盞燈一帶一直以來都是外籍僱員的聚腳地。

菲律賓外顧於周日在中央公園聚餐。

迎雁軒服務主任陳詩茵。

疫情三年後,本澳的防控終告一段落。然而,疫下一群為本地作貢獻的人卻遭遺忘。澳門菲籍移工團體——進步家務工工會(下稱進家工會)主席jassy santos表示,過去三年來,外籍僱員難以找到協助,即使遇到不合理對待亦只能接受,否則就只能回家,而澳門政府亦未有對外僱伸出援手。

的確,社會資源極少的外僱,這三年只能咬緊牙關挺過來。在去年十二月這波疫情,亦有外僱感染後離世。一直為外僱提供服務的迎雁軒亦指出,經濟及健康是外僱在疫下遇到的最大問題。對於前者,迎雁軒提供食物以滿足基本需求;後者則涉及外僱在澳的醫療保障以及保險。

迎雁軒服務主任陳詩茵表示,疫情使自己及團隊在外僱服務上有了新的思索,尤其當外僱在澳生病,從在醫療保障及醫療保險方面如何得到支援,當局應認真思索解決之道。

進家工會:部分外籍僱員在沒有得到任何補償的情況下被解僱

疫情期間,無論工作、生活都困難重重。擔任進家工會主席多年的jassy表示,有些被迫放無薪假、被無故辭退工作,更甚者有部分在沒有得到任何補償的情況下被解僱。

她又稱,有些僱主因怕感染便會要求家傭更努力地打掃房間,嚇得她們在疫情期間亦不敢出門;相反,僱主總是外出;有僱員因疫情失去工作、無錢在澳生活,想返去原居地卻沒有依法獲得僱主的機票錢,移民部門則要求被解僱的外僱自行購買機票回國;而職業介紹所現在亦不遵守政策,提供協助。然而,一旦外僱獲僱用,他們就會收錢。對此問題,未見當局有要解決的意思。

至於在生活方面,jassy表示,「我們很感激,當局有給予口罩、免費的核酸及抗原快測,惟其餘實質的經濟援助則未見。」當局亦沒有可供外籍人士獲得最新防疫措施的資訊或網站,「我們甚至連同醫護溝通都有困難。」澳門當局不單沒有伸出援手,亦沒有直接向外僱詢問過疫下困況。然而,當不需要補充勞動力時,外地僱員身份認別證或工作簽證則就會經中介或公司取消。

「我們也需要當地人的幫助,我們也是人,每個人都需要支持,我們也為澳門的經濟做出了很多貢獻,但卻在疫情中沒有得到任何的幫助,甚至問候。」jassy如是道。

jassy認為,每個僱員,無論本地或外地都應受良好的政策保護,而非因疫情或受covid影響的人。當局須保護所有僱員,無論甚麼國籍。作為僱主亦應被「教育」,讓僱主明白僱員也會受到病毒影響,相互體諒,這非常重要。

伴侣jess今波疫情離世
jassy質疑官方公佈的死亡數字與接觸實況不符

過去一個月,疫情在澳迅速擴散,並帶走了很多人的性命, jassy的伴侶jess也在這波疫情中不幸去世。

jassy則質疑當局所公佈的數字死亡數字,與親身去處理伴侶的身後事時所見到實況有所出入。目前本澳的殯葬業已經「爆煲」,「有這麼多人死亡,這讓我想知道為什麼當局沒有在社交媒體上發佈」。

jess不僅為jassy人生伴侣,亦是進家工會重要成員。多年來,兩人在一直相互扶持為本澳的外籍僱員的權益發聲。

問及伴侶jess身後事的有關安排時,jassy引述領事館的說法,指jess目前仍在鏡湖的殮房,「我是jess在澳的唯一的家人,作為一對『酷兒』(queer)的夫婦,我很難忍受這一切」。

jassy希望可以儘快可以帶jess遺體回到菲律賓安排葬禮,之後再靜下來思考日後的路。

外籍僱員多無醫保
疫下醫療保障應關注

明愛於二〇〇九年便開創辦的「外地勞工服務計劃」,其屬下的迎雁軒於二〇一六年在社會工作局資助後正式開展該計劃。回顧三年疫下對外籍僱員的服務,陳詩茵坦言,迎雁軒有不少相關工作須著手推動,其中比較重要是外籍僱員在澳的醫療保障。

陳詩茵表示,在去年十二月有兩名外僱因重症入急診室,最後都離世,分別來自菲律賓及印尼,兩人均有基礎病,惟至直今未確定是否因染疫而離世。事實上,疫情下外籍僱員的健康問題亦是迎雁軒需處理的第二大問題。

她表示,由於醫療保險非強制,外籍員工普遍沒有買。若遇到好僱主或會有,否則須自行承擔有關費用;亦有部分外籍僱員未必意識到一旦在澳治病時,醫療支出便是重擔,若有了醫保便可以承擔部分費用。日後迎雁會多做工作,讓外僱明白在澳工作時醫療保障以及醫療保險的重要,其實醫保「多有多買,少有少買」。

陳詩茵又表示,迎雁軒會與各國領事館溝通,向來澳的僱員介紹本地生活、提醒健康以及醫療保險的重要;而領事館亦應該國語言向來澳僱員解釋醫療保險的作用。迎雁軒每年會向政府反饋在推動政策方面的意見,並一直向當局反映外僱醫療保障不足以及醫療支出負擔,團體會反映外僱醫療保障及保險的需要,「我們需要再努力,希望能與勞工局溝通有關問題」。

現時,針對外僱在澳使用婦產科服務,社工局可以出一份經濟證明書,有部分費用可獲豁免,陳詩茵認為,當局應考慮擴展婦產科以外的醫療服務。

若有外籍僱員不幸在澳因病過身,迎雁軒可提供哀傷輔導、協助聯絡家屬、了解家屬想如何處理葬禮等工作。陳詩茵表示,通常家人都傾向將遺體運返原居地安葬,領事館會一手包辦運送。

疫下經濟問題求助多
迎雁軒:除了食物援助
還教「 點樣慳啲」

近幾年迎雁軒服務數據顯示,外僱第一大求助問題通常涉及經濟。因疫情很多外僱放無薪假或遭解僱但未有班機離開,明愛的抗疫關懷服務則向符合申請條件人士提供食物,包括米、油或者餅乾。「6.18」爆疫或之前,每一星期或每兩個星期會派發食物,可以滿足基本需求。若當外僱被放無薪假時,迎雁軒同事便提供生活及財務上面輔導,與對方分析手上有限的積蓄「可以點樣慳啲」,陳詩茵娓娓道來。

問及當局對外僱在疫下支援以及如何從政策上改善,陳詩茵認為,當局應該在處理突發改事件時應多理解外籍僱員的現況。如上月的疫情,不少留宿家傭因僱主擔心被傳染而要求她外出住宿,而當時政府收留露宿者暫住的地方則需要「綠碼」才能入住。當然,有不少僱主支付租金讓感染家傭外出住。

防疫資訊翻譯遲
外籍僱員有時差

疫情期間,迎雁軒除了派發抗疫食物以及資物外,還向外僱提供防疫資訊。期間,有關資訊被譯成越南文、印尼文、尼泊爾文等。然而,外僱收取當局的資訊出現時差,這亦是陳詩茵認為政府須改善的地方。

她表示,這或因不少資訊當局公佈得急,故在語言上未能兼顧到外僱的需要,故在接受資訊上會出現落差。

促外籍僱員關注健康

問及疫後迎雁軒的主要關注以及服務調整,陳詩茵表示,隨著出入境開放後,或有新外僱來澳,逐加強支援外僱適應在澳生活;同時擴展更多國族人士使用服務。

迎雁軒另一工作重點便是促外僱關注自身健康,陳詩茵表示,該工作是年度計劃中的重點,包括至少舉辦兩次「健康關注日」,協助外僱測量血糖及血壓、宣傳良好生活習慣包括規律運動,希望達到既能提醒僱員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又或防範自身基礎病惡化。

以美食、美服等消敵意及誤解
共建共融

疫情期間,當局曾要求只針對某國籍僱員進行核檢,亦見到部分本地人對外籍僱員因疫情存在敵意,陳詩茵認為有必要在今年就促進外籍僱員與本地人共融方面多做推廣,讓雙方認識彼此文化,互相尊重,包括計劃透過各國的美食、傳統服裝等促進彼此認識以及不同國族的僱員之間的交流。

曾有外僱感染,其後當局便啟動全民核檢,當時有本地人責怪該名外僱,認為是病源,事件讓陳詩茵印象深刻。

她又表示,今年迎雁軒的年度計劃亦包括舉辦藝術節、成果展以及收集「好人好事」。藝術節初步構思是讓市民體驗穿外籍僱員國家的傳統服飾、感受對方的文化特色;成果展則透過美食如由外籍人員教本地人烹調其國家的傳統美食;「好人好事」則為顧主及顧員之間的故事。其實,本地一般家庭需要家傭,不少家傭在同一家庭工作十多年,家中小朋友由「小睇到大」,與僱主的關係如同家人。

她又認為,經常有新聞將犯罪嫌犯以大字標題指外僱「點點點」,好影響到對方的形象,不應標籤外籍僱員,因為所有人都有可能會犯罪。迎雁軒會做更多工作以消除部分市民的誤解。

在特別困難的時期,陳詩茵希望市民繼續向明愛捐食物或款項,讓迎雁軒有資源去幫助有需要的外籍僱員。

這篇文章 在澳的少數 疫下苦有誰知 移工團體:疫情三年難找幫手 最早出現於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論盡澳門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