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 OutReach
  • 美通社
  • EQS Group
分類
  • 即時報道
  • 每週專題
  • 藝文爛鬼樓
新聞
  • 科技基金去年批出總資助3.53億元 較2021年多3百萬
  • 新增益隆炮竹廠及科學館前地 全澳將有七地點看到街頭表演
  • 眼利網民看到「三巴」展更多「不實」? 文化局:不完全反映其真實性及完整性
  • 醫生冀加快行政程序讓癌患者儘速得到治療 患者希望可在本地做骨髓移植
  • 工程期間繼續開放 市政署爭取鴨涌河公園年內完成設計招標
  • 2月入境旅客逾150萬人次按月升14%
  • 欠缺史實根據的數字化復原——評「時空穿梭‧遊歷三巴」體驗展
  • 今年1月再有近800人死亡按月繼續升 去年死亡率創31年新高
  • 促高質量發展同時須為居民帶來高質量效益 何厚鏵:發展須實事求是
  • 第四批待評定不動產包括國父紀念館 政府可對待評私人物業買賣行使優先權
  • 法院今執行利成木行遷出程序 負責人不從 被警方以「違令」移送檢察院
  • 體育局人員被揭涉內地網購報大數及變賣報廢冷氣機零件 共獲利萬多元
  • 中葡論壇常設秘書處葡萄牙新任派駐代表顧美思明履新
  • 終院:評審委員會按事先公布的標準作出評分 等同已說明評分的理由
  • 無業港男嫖妓 供稱死者出言侮辱故動殺機
  • 海關總署:確保深合區「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年內實施
  • 司警:賓館兇殺案案情仍在梳理 詳情於明日公佈
  • 毋須出示核檢報告 明調整有香港旅居史人士由澳門前往中國內地的檢疫要求
  • 司警拘捕一港男涉中區賓館凶殺案 將於下午至現場重組案情
  • 指國家領導班子得到社會認同及肯定 澳區人大:選舉體現民主

三年行一哩 終達「後疫情」 林宇滔:讓市民重新相信政府是關鍵

2023-02-03 11:49

一月中旬遊客量增至每日逾四萬。

二〇二二年中旬市況。

直選議員林宇滔。

去年十二月八日,特區政府突然宣佈不再堅守疫情三年來實施的動態清零政策,取而代之的是逐步開放關口,重新與世界接軌,尤以近期激增的旅客數字亦莫讓全澳相信本地即將走完三年疫情的最後一哩路。在三年「動態清零」下,從全民核檢到相對靜止、部分不合情理法的防疫措施、到十二月逾五成人感染、出現大量死亡個案以及殯儀服務爆煲,讓市民與曾被讚稱「賀爸」賀一誠所領導特區政府漸行漸遠。「後疫情」時代下澳門將何去何從,又或要如何把握優勢,走出防疫三年的陰霾,相信「賀爸」接下來的挑戰不比疫前少。

在疫情之初,未被整個官僚體制束縛的賀一誠新官上任三把火,果斷的防疫措施的確讓市民認為「相當貼地」。然而,反覆、持續的疫情使賀一誠與市民越行越遠。「三年前(賀一誠)有乜嘢事會行出嚟,講一啲安民嘅說話,但今次疫情同『6.18』都甚少見特首出嚟」。賀一誠在餘下的兩年任期內,首要任務就是重構官民關係,讓市民重新相信政府,直選議員林宇滔亦如是說。

三年了 終於行完最後一哩

自二〇二〇年一月二十二日在澳發現首宗新冠確疫病例以及疫情在全球大爆發,各國都選擇封鎖國際儘量地減少各國之間的流動,澳門亦選擇緊封大門。當時才剛上任一個月的特首賀一誠亦被讚果斷、迅速應變,「如同一力承擔起整個澳門」,因而被冠以「賀爸爸」之名。

當時的「賀爸」亦樂於面對傳媒,更不時爆出金句,「行埋最後一哩路」、「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啲儲備而家唔用幾時用啊」⋯⋯而果斷的防疫政策也為他贏得不少掌聲。

林宇滔亦認同在剛上任時已面對重大挑戰的賀一誠在疫情之初「開咗做好頭」,對於社會意見認為賀一誠把一手好牌打壞卻不以為然,「佢(賀一誠)根本冇得揀」,而是當時只能這樣做,果斷封關、備好口罩等,的確當時的種種措施,可以在疫情中給予市民足夠的安全感。

澳門起初被冠上防疫資優生,在頭兩年中未有出現死亡病例,也鮮有出現社會面個案或大型群組感染,直至去年六月十八日首次在澳大規模爆發。

相信不少市民對「6.18」疫情仍記憶猶新,當時特區政府推出多項防疫措施,甚至相對靜止,最終亦成功阻止疫情在澳門蔓延,惟亦有意見認為澳門失去讓部分人先感染,慢慢走向對外開放的契機。「6.18」後,去年七月份賭收不足4億澳門元(下同)。

抗疫三年用1700億
然後呢?

而在「6.18」疫情期間,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曾表示,政府在抗疫路上共動用1,678億元儲備款項。加上「6.18」疫情結束後,在總結疫情時,政府代表稱,「6.18」疫情動用逾10億元公帑。若加上去年十一月又現一波社會面大規模的核檢,粗略估算抗疫三年的開支近1700億元,相當於特區政府一年多的開支。近年來,特區政府平均總開支約1000億。

三年過去,特區政府收入雖有減少,多次動用財政儲備支援防疫所需及各種疫情經援,但本地的財政儲備仍然維持一定水平。當局亦一直聲稱對市民的各項福利未有減少,但事實又果真如此?這三年來,最為市民垢病的莫過於未有注入7000元央積金。

林宇滔表示,雖說過去三年政府收入大減,仍有逾5000億的儲備,就特區政府一年支出一千億而言,「一個人可以在冇收入下如常生活五年,應該稱唔上係窮。」但這7000元對長者而言好重要,足以影響其生活素質。翻查當年他在競選特首時,央積金是其中一項競選承諾,惟當局過去三年都替因赤字而未有恆常性注資。

林宇滔亦套用賀一誠的一句話指,相信澳門人也是「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十二月突如其來的開放
林宇滔批當局毫無準備
「完全躺平」

為緊貼內地防疫政策, 特區政府突如其來的寬鬆防疫措施,林宇滔直言自己「都諗唔到可以躺到咁平」,特區政府可以如此「毫無準備」。據當局上月的死亡數字,澳門在世界上算是做得最差的梯隊中,政府亦直接演繹了如何由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

過去一個月的慘況,相信不少市民仍歷歷在目,甚至有人畢生難忘,失去親人之痛。染疫人數急劇增長,醫療服務面臨「爆煲」。在急症室失守後,出現的死亡人數上升,隨之而來便是殯葬業服務亦「爆煲」。

去年的聖誕假期只能以寂寥來形容,情況絕不亞於相對靜止時的澳門。

十二月死亡個案激增
殮葬儀式輪候時間長
親屬道別需限時

十二月死亡個案激增,不少家屬亦難好好地與親人道別。一個簡約、有尊嚴、收費合適的殮葬儀式來作最後道別變得遙不可及。

據衛生局初步數據,去年十二月期間有逾 600名人士在今波疫情期間不幸過身,以本地殯儀館的規模根本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處理所有遺體,據死者家屬反映,若選擇與一般身後事程序相若的話,排期最快需兩個月。

為了快速處理突如其來的遺體,鏡湖殯儀館推出,「應急特快火化」方式進行殯葬安排,需要四名先人共用禮堂,且儀式縮短至十五分鐘,而家屬也不能一同前往珠海火化場,價格則為25,000元。

其後,鏡湖殯儀館為縮短先人輪候殮葬時間,推出兩小時簡約告別殮葬儀式;亦會將按靈堂的預約情況有序安排儀式,但未必能確保可以農曆新年前完成。

抗疫三年 政府同社會溝通、互動,越走越遠

林宇滔又表示,在這三年的抗疫過程中「我哋見到,似乎政府同社會溝通、互動,越走越遠」。

「三年前(賀一誠)有乜嘢事會行出嚟,講一啲安民嘅說話,但今次疫情同『6.18』都甚少見特首出嚟」,當社會出現疫情,作為首長、社會領袖應該走出來承擔、安民,「我哋(在疫情期間)真係有幾長嘅時間冇見到佢啊」。

想當然爾,澳門不可能回到過去全盛時的賭收數字,本地如何在現的資源下找到未來的前路也是一大栽問,但賀一誠首要、必要的工作是與市民重新連接,讓市民重新相信政府。可惜的是,就目前政府的動作或態度上都未見有釋出的善意,否則社會與政府之間只會漸行漸遠,林宇滔如是道。

這篇文章 三年行一哩 終達「後疫情」 林宇滔:讓市民重新相信政府是關鍵 最早出現於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論盡澳門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