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 OutReach
  • 美通社
  • EQS 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大豐私銀辦投資午餐會
  • 後疫情時期旅遊經濟發展建議
  • 普拉達業績亮麗
  • 廣東出台招商引資高質量發展20條
  • 憂德銀違約 恆指料兩萬點徘徊
  • 從“橫琴生產+澳門註冊”看琴澳產業發展
  • 庫克:應正確使用AI幫助人類
  • 全球經濟如何“逆風前行”?
  • 青企:具整體方案才推自家產品
  • 中銀中小企:辦主題活動增消費
  • 生產力:與廠家推 “澳門風味”啤
  • 學者:打造“手工啤酒聯合國”
  • 商會:滴灌通利培育壯大澳企
  • (一家之言)官商合力 助旅業高質發展
  • 青年與友創業 推廣手工啤酒文化
  • 發改委:與華同行是與機遇同行
  • 世界面臨三痛苦巨變
  • 中國對外開放造福世界
  • 習近平向論壇致賀信
  • IMF:今年華對世界經濟貢獻將達1/3

(一家之言)豐富旅遊內涵 提升期望值

2023-02-05 06:35

    豐富旅遊內涵   提升期望值

    內地宣佈明天起全面恢復內地與港澳人員往來,團隊遊經營活動疫後重現。最近各地為“谷客”大招齊放,港澳更先後公佈推出送機票優惠吸引旅客。

    港澳向來是內地客出行的熱門之選,過往很長時間“港澳聯遊”更是團隊遊賣點之一。隨着香港爆發社會動亂,“港澳聯遊”被逼分家,但也造就了讓澳門獨立自強的機會。疫情三年,本澳爭取時間,憑着自身的文化底蘊和旅遊設施,探索出新的旅遊路線和產品,如今成為獨當一面的旅遊目的地。

    早前香港業界來澳考察,向澳門伸出“共同合作吸引旅客”的橄欖枝,可以預見,疫後“港澳聯遊”再合體,澳門扮演的角色,將今非昔比。除了“港澳聯遊”,近年橫琴發展迅速,加上有不少介紹當地遊玩好點子的電視節目加持,“琴澳聯遊”、“珠澳聯遊”的合作模式,或更能貼近旅客追求的體驗。

    無論“澳門+”香港、橫琴或珠海,要在各自發揮旅遊優勢互補中處於勢均力敵的狀態,需要深挖旅遊資源,重新包裝,為旅客帶來新鮮感,才可令旅遊市場持續發展。

    尤其現時各方旅客有不少出行經驗,尚在澳門旅遊得不到預期的體驗感,將對澳門印象大打折扣,甚至失去回訪的興趣。故此,需要正視旅客對澳門的評價,藉以提升期望值。

    如有隨父母來澳旅遊的內地小男生,很喜歡幻彩耀濠江的燈飾裝置,但也點出了若燈影效果可隨遊人肢體或表情而改變,藉互動體驗增加趣味性的建議,反映了如今旅客見多識廣,唯有不斷追趕及滿足旅客需要,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此外,要吸引旅客延留,需要檢視有否值得延留的賣點。近年本澳在豐富旅客體驗、優化旅遊設施配套上大花心思,可惜大部分集中日間活動,晚上可供旅客恆常遊覽的選擇較少。未來有必要開發更多夜間旅遊項目,除可續推夜間海上遊,也可以即興組團方式開發夜遊線路,發掘另類新體驗,有助留客。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