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專題故事
  • 要聞
  • 體育
  • 娛樂
  • 產經
  • 即時新聞
  • 澳聞
  • 中國
  • 國際
  • 生活
新聞
  • 粵澳互訪客流攀升 橫琴口岸今年客量倍增
  • 中國宜居城市排名 珠海居全國第二
  • 鄂爾多斯盆地油氣探勘新突破 甘肅發現億噸級整裝大油田
  • 加速內外貿一體化發展 國務院:要打通關鍵堵點
  • 內地私募基金頻傳爆雷 官媒籲進一步加強監管
  • 【有片】阿根廷現任總統親自致辭祝賀 央視總台台長推動中阿交流獲表彰
  • 首屆大灣區文投大會閉幕 簽約總額超20億元
  • 大灣區文產規模超兩萬億元 上市文化企業總值超4.9萬億
  • 廣州發布住宅物業費新規 每平方米最高不超過2.8元
  • 深合區執委會召開第十八次會議 研推動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等工作
  • 首次採用「一會三地」模式 大灣區服務貿易大會下月在珠舉行
  • 亞洲通用航空展成交飛機239架 簽訂合同成交額總值達73億元
  • 2023預製菜產業基地百強榜單 斗門成為珠海唯一入選行政區
  • 廣東發布提振消費「27條」 全省不得新增汽車限購措施
  • 大灣區推進中醫藥融合發展 逾200名港澳中醫師在粵執業創業
  • 首屆亞洲通航展珠海開幕 超過250家航企參展
  • 廣東料2030年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 今年財政安排8.89億建養老服務體系
  • 廣東印發「數字灣區」三年方案 推動粵港澳居民統一身份認證
  • 廣東化妝品生產總值約2,100億元 化妝品生產企業3,100多家全國第一
  • 粵「百千萬工程」今年投入1,490億 逾七成資金投向粵東粵西粵北地區

香港與內地昨起全面通關 首日逾24萬人經各口岸出入境

2023-02-07 10:01




署理行政長官陳國基6日早上到羅湖管制站視察,了解香港與內地全面通關後首日情況。(香港新聞局圖片)

香港和內地昨(6)日起全面通關,所有出入境口岸全部開放,即羅湖口岸、香園圍/蓮塘口岸、落馬洲/皇崗口岸、沙頭角口岸都已重開。截至昨晚8時,已有逾24.3萬人經各個陸路口岸出入境,出境的有超過12.8萬人,入境的有約11.4萬人。其中,羅湖共有近5.46 萬人次,冠絕各個口岸。

香港與內地全面通關後,過關不設人數限制,亦毋須預約及核酸檢測,但過去七日曾在海外或台灣逗留的人士前往內地,仍需有48小時核酸陰性檢測證明,三歲及以下嬰幼兒可獲豁免。

羅湖口岸重現繁忙景象

所有口岸將已恢復新冠疫情前的運營時間(見表格)。作為深港間客流量最大的陸路口岸,關閉三年的羅湖口岸昨早6時30分重開,大批旅客從羅湖口岸入境深圳。有旅客表示,經羅湖口岸過關到深圳,整個過程用了大約十分鐘,期間需要出示入境內地的健康申報二維碼,過程暢順。此外,不少內地居民亦經羅湖口岸赴港,當中大部分都是跨境學生,有跨境學生指三年沒有回港上課。

香園圍/蓮塘口岸首次啟用旅客通關服務。該新口岸設有停車場提供約400個泊位,市民除乘搭巴士或小巴外,亦可選擇駕車前往。有市民表示,口岸設有停車場,形容十分方便,相信駕車人士會優先選用該口岸往來兩地。

昨日凌晨零時,24小時運作的落馬洲/皇崗口岸率先重開,並首次啟用臨時旅檢樓。有市民指凌晨過關到深圳吃宵夜。據皇崗邊檢站工作人員介紹,當天皇崗口岸打開全部出入境雙向十條人工通道和30條快捷通道,旅客查驗時間人均不到一分鐘。此外,沙頭角口岸方面,貨運服務也將恢復。

暫未發現有走水貨活動

至於通關人數方面,港府表示,截至昨晚8時,已有逾24.3萬人經各口岸出入境,出境的有超過12.8萬人,入境的有約11.4萬人。其中,羅湖共有近5.46萬人次,冠絕各個管制站,其次為有4.7萬人次的落馬洲支線管制站。至於新啟用的香園圍管制站客運通關,昨日有5,264人次出入境。署理行政長官陳國基指出,各口岸整體運作良好,會與中央及粵、深政府相關單位保持緊密溝通。保安局長鄧炳強則表示,暫時未發現通關後有水貨活動,跨部門工作小組會加強巡查。

力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