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 OutReach
  • 美通社
  • EQS 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十澳企參展基建論壇 握新機遇
  • 擴容提質 展覽面積增1.5倍
  • 中國中車冀與澳軌道交通合作
  • 搭建工人回流 人手仍不足
  • 澳娛綜合港推介集團旅遊產品
  • (一家之言)客製化產品 迎新出遊模式
  • 四月本地產品出口跌45%
  • 中銀荷蘭園支行升級改造 昨復營
  • 人資公司:企業招聘保守 薪酬恢復慢
  • 929挑戰賽 冀激發中葡創業精神
  • 新開發銀行發85億人幣熊貓債
  • 新開發銀行:未來貿易趨本幣結算
  • 美團虧轉盈 收入增長不俗
  • A股近期大市回顧及展望
  • 發展總部經濟 帶動澳門產業適度多元
  • 研究取消公共停車場月票位
  • 首季會展208項 按年倍增
  • 四月團客9.7萬 復甦慢
  • 蔻馳:中國市場復甦超預期
  • 工程延伸全方位 人才配備多元化

今年內地經濟增長或破六

2023-03-23 06:35


    今年內地經濟增長或破六

    【中新社北京廿二日電】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廿二日在北京表示,如果沒有黑天鵝事件發生,今年中國經濟很可能實現6%或以上的增長。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將二三年中國GDP增速目標設定在5%左右。在當日北大國發院舉辦的“中國經濟前景暨2023年兩會解讀報告會”上,林毅夫認為,5%左右的GDP增長目標比較保守。

    林毅夫表示,未來中國經濟增長仍有三大潛力。

    一是創新。目前中國總體還處於追趕階段,有“後來者優勢”。歷史上,德國、日本、韓國等國家在追趕階段的許多年內,年均人均GDP增長8%以上。這也是中國的潛力之所在。

    二是“換道超車”優勢。在新經濟領域,中國和發達國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中國國內市場大、人力資本多、產業配套齊全,具有當年德國、日本、韓國沒有的“換道超車”機會。

    三是隨着受教育程度提高,中國人口質量紅利仍然巨大,可以克服數量限制。

    如果把這些優勢用起來,中國在三五年前每年還有8%左右的增長潛力。

    二五年成高收國家

    此外,今年中國還有經濟反彈的優勢。去年受疫情衝擊,經濟增速降至3%,“遠低於中國的增長潛力”,今年會有更大反彈動力。今年許多省份把GDP增長目標定在6%以上,他認為,除非有黑天鵝等突發事件擾動,否則今年中國經濟增長很可能在6%左右,甚至高於6%。

    林毅夫認為,到二五年中國會成為高收入國家。去年,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12,741美元。世界銀行去年最新劃定的“高收入”門檻是13,205美元。中國距離高收入國家門檻已經很近。

    “如果今年中國能實現6%的增長,明年在6%左右,我相信二五年中國肯定可跨過高收入國家的門檻,變成一個高收入國家,這將是人類歷史的一個里程碑。”林毅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