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 OutReach
  • 美通社
  • EQS 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商圈造價高憂地下街發展
  • 人口近十萬意見各異
  • 近六成意見支持分區空間結構
  • A區六行人天橋連澳及人工島
  • 青年內地生活體驗兩計劃報名
  • 東區2詳規草案普獲認同
  • A區建公屋為主完善民生配套
  • 大多數學童就近步行上學
  • 逾十港澳居民候選航天員
  • 新“國安法”今生效
  • 婦聯辦女性夏季養生保健講座
  • 聊城領導中總商大健康產業
  • 社研會講座認識抑鬱症
  • 線上劇場遊戲導師培訓報名
  • 澳基會賀功德林文獻申遺成功
  • 娛樂場擬禁管理轉承批公司借貸
  • 珠澳青少灣區研學築夢
  • 青創協赴穗觀展會取經
  • 懲教局徵集心靈小語勉在囚人
  • 市署分段修復植逾十二萬苗木

婦聯倡設反詐手機應用程式

2023-03-23 06:35


    婦聯倡設反詐手機應用程式

    【本報消息】近期電話詐騙和網絡詐騙個案頻生,婦聯社會服務助理行政主管兼司警局大廈防罪之友會員朱愛莉表示,雖然政府近年持續預防及打擊詐騙犯罪,但騙徒手法層出不窮,建議加快反詐中心的構建進度,更好統籌防詐宣傳及滅罪工作,並參考臨近地區推出反詐手機應用程式,加強源頭預防,更好保障居民的財產安全。

    當局資料顯示,本澳網絡詐騙個案從二○一八年的二百一十七宗上升至去年的六百一十宗;電話詐騙一八年錄得一百二十八宗,期間略有升降,但去年仍有一百一十二宗。

    朱愛莉指出,近年司警積極構建“預防”、“挽回”、“打擊”結合的防治模式,與銀行及電信業界等加強合作,完善追贓挽損機制,更於去年成立“詐騙聯防小組”,持續預防及打擊犯罪。但資訊發展一日千里,騙徒手法夕變且日趨成熟,不少居民易誤墮騙局,防不勝防。

    依大數據宣教防騙

    今年首兩月網絡詐騙及電話詐騙個案屢現,當中有女性長者墮入網戀騙案,電話詐騙個案同比增加四倍,情況值得關注。近年不少常見的電騙及網騙類型,例如網戀詐騙、網購詐騙、“假冒政府機關人員”詐騙、“猜猜我是誰”詐騙等,受害者均以女性居多,需要進一步提升全民、尤其是女性群體的防騙意識。

    早前,鄰近地區警方在反詐騙中心官網推出“騙案警示訂閱功能”,向訂閱居民推送最新案例及防騙警示;亦整合多方大數據資料庫推出一站式詐騙陷阱搜尋器“防騙視伏器”,居民只需輸入平台帳戶名稱、網址、電話號碼或帳戶等,即可查閱對方的詐騙風險級別。

    朱愛莉建議當局推出類似服務,提升居民防騙能力;加強個案和數據分析,制訂更具針對性的宣傳和執法策略;發揮婦女防罪之友計劃的民間力量,持續提升女性、學生及長者群體的防騙意識,為被騙的弱勢人士和家庭提供適切的法律及心理支援。另外,大眾應避免與陌生人進行金錢交易,如遇騙案,無論有否損失,應主動致電司警最新的防詐騙熱線,通報最新的犯罪消息,共同防範及遏止詐騙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