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職技培訓發展資助下周一起申請
  • 消委會葡食安局商保消費權益
  • 深合區解讀多功能自貿賬戶
  • 中葡展示館豐富葡語國產品
  • 財委會:政府制訂預算應審慎
  • 去年三季四項目預算額有變
  • 樓市今“撤辣”
  • 一戶通商社通擬辦物商業登記
  • 李鴻忠出席中葡論壇開幕式
  • 迎接盛會
  • 去年公共停車場回報億一略減
  • E1區海關兩棧橋竣工
  • 警一周檢控百三違規行人
  • 輕軌橫琴線擬年內通車
  • 十六浦口首季罰四百途人
  • 大專生微電影賽徵件
  • 在粵澳生兩津貼下周申請
  • 城大探討琴澳文產高質發展
  • 中西學院訪科學發展基金
  • 專家科大談雪域高原防災

(新聞小語)匯民力民智 遏騙徒氣焰

2023-03-23 06:35

    匯民力民智    遏騙徒氣焰

    電騙網騙頻生,騙徒手法層出不窮,如何提升人們的防騙意識,警方以至全社會都應該重視,否則不幸中招的可能是親朋好友甚至自己。

    “公檢法”、“猜猜我是誰”騙案絕非新手法,卻“歷久彌新”,更因應科技進步“與時俱進”,劇情緊貼時事,令人防不勝防。騙徒穿着警服與受害者視頻連線,出示假證件,營建逼真審訊場景,着受害者同步開啟通訊軟件同屏功能、即時登錄網上銀行,輕而易舉取得受害者密碼並轉走存款。

    近月多個社服機構反映,部分長者常收到陌生人來電,聲稱事主家人與別人發生糾紛、遇上意外等,橋段離不開要求事主盡快賠償平息事件,大事化小,被形容為“猜猜我是誰”的升級版。有關案例顯見,不法分子大多看準長者防騙意識不高、愛護家人心切等弱點,乘虛而入。倘奸計得逞,長者將蒙受嚴重損失。

    電騙網騙多發,受害者不乏在澳求學的內地大學生。可見,不論是年齡長幼、學歷高低,只要疏於防範,被坑機率相若。長者倘收到不明來電,應保持冷靜。如有疑惑,及時向家人及相關部門求助。大學生多渠道接收資訊,應有認知判斷能力,卻屢屢中招,其實說不過去。歸根究底,料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作祟;又或不謹慎上網,對網絡來歷不明的資訊、交往以至所謂“着數”,不加思考照單全收,而非警惕防備;獨行獨斷,不與親友傾訴或求助,結果被一黑到底。

    電騙網騙屬於典型的跨境犯罪,騙徒透過網絡犯案,手段隱蔽。本澳警方近期查獲的案件中,被捕的往往只是負責提供帳戶接收騙款的“小角色”,幕後主腦料仍逍遙法外。因此,警方必須加強與周邊國家地區的情報交流與合作,冀能將網騙集團一網成擒。然而,最有效打擊網騙的手段仍是民力民智,警方有必要結合實際社情,與社團、學校、媒體深化合作,全方位滲透宣傳防騙資訊,讓普羅大眾加強自我防護,不輕信花言巧語,不懼怕恫嚇脅迫,當發現懷疑騙案時沉着冷靜、主動報案。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