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 OutReach
  • 美通社
  • EQS Group
分類
  • 聚合新聞
新聞
  • 文化發展諮詢委員會舉行全體會議
  • 歐陽瑜:葡澳續加強醫療、教育和文化的交流合作
  • 文化中心夏季藝術新體驗 繽紛節目及工作坊浪接浪
  • 藝術節圓滿閉幕 與觀眾藝行致遠
  • 第三屆“中國與葡語國家大學生929創新創業挑戰賽” 新聞發佈
  • 氹仔區幸福家庭月系列活動
  • 冼星海紀念館逢周六設音樂盒工作坊 紀念冼星海誕辰118周年
  • 衛生局接獲1宗流感樣疾病群集性感染報告
  • “保護健康心臟繪畫比賽”6月16日截止報名 倡早培育兒童預防心血管疾病
  • “休漁漁家樂” 體驗活動復辦
  • 本澳昨(29)日新增851例新冠病毒感染個案
  • 澳大辦科技研討會及本科畢業設計展
  • 2023年4月對外商品貿易統計
  • 2023年第1季人力資源需求及薪酬調查結果
  • 身份證明局每日辦證額增至1100個應對換證高峰
  • 氹仔蓮花海濱大馬路行人天橋設計連建造工程公開開標
  • “第14屆基建論壇”6.1開幕 論壇、展覽規模全面升格
  • 教青局赴葡落實多項教育合作推動人才培養
  • 澳大校長宋永華獲全國創新爭先獎
  • 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參賽項目講解會6月3日及4日舉行

“美學說”邀請著名建築大師王澍分享中國建築審美

2023-03-23 18:49

由文化局主辦的“文化傳播月”將於4月份舉行,重點活動之一“美學說”,邀請知名建築藝術大師、2012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院長王澍教授親臨本澳,於4月13日晚上7時30分在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主持“當建築與自然相遇——中國建築的審美"講座。講座將於3月25日上午10時起接受報名,歡迎市民透過“一戶通"報名參與。

王澍多年來以“重返自然”作為重要建築基礎理念,在其作品中實現了傳統與創新的完美融合,既顧及新建築必須承托的功能需要,又在保留自然地景與傳統文化中達到平衡。王澍的傳統文化素養深厚,其審美來自宋代山水畫的韻味,以至明清園林的情趣,令其作品充滿指標性,寧波博物館、中國美術學院象山中心校區、富陽文村改造、杭州國家版本館等建築,均為王澍“自然建造”理念的實踐。

王澍為2012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院長、教授,哈佛大學研究生院丹下健三講席教授,麻省理工學院、倫敦大學學院客座教授。他與妻子陸文宇成立“業餘建築工作室”,致力重新構築中國當代建築的研究和實踐工作,開啟一系列以回收建造為核心的建築實踐,二人於2019年共同獲得北美建築教育聯盟Tau Sigma Delta金質獎章。王澍的作品先後獲得首屆全球可持續建築獎、德國謝林建築實踐大獎等等。他的作品曾在世界多間博物館或建築中心等展出,包括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德國國家博物館、威尼斯雙年展等。

“當建築與自然相遇——中國建築的審美”講座以普通話進行,不設傳譯,適合15歲或以上人士參與,有興趣者可於3月25日上午10時起至4月5日登入一戶通的“活動報名”(activity.mo.gov.mo/activity-h5/activity-list-web)進行登記,倘報名人數多於指定名額時,將以抽籤形式決定。獲錄取者將以短訊通知,屆時憑短訊、與登記相符的身份證明文件正本到澳門售票網門市領取門票。講座現場不設劃位,座位先到先得。

“文化傳播月”活動詳情可瀏覽活動網站www.icm.gov.mo/mpc、微信公眾號“澳門文化局IC”及臉書專頁“IC Art藝文棧”。查詢可於辦公時間致電6203 7944。

政府消息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