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 OutReach
  • 美通社
  • EQS 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港交所雙櫃檯模式推出背景
  • 藍光退市 今年A股首家摘牌內房
  • 美料發債萬億 相當於加息
  • 五月全球製造業PMI降至近三年低
  • 五窮了 六月怎樣?
  • 商會冀引流會展客到舊城區
  • (一家之言)抱團出發 迎舊區轉型契機
  • 青島澳門周推澳經貿會展資源
  • 穗直播電商雙創賽 助高校生就業
  • 旅業:表演+特色店 引會展客入區
  • 澳中銀為萬洲提供15.6億授信
  • 韓多措扶持文創旅遊
  • 蘋果Mac Pro用自家製芯片
  • 活化舊區 建商圈關鍵
  • 旅局:逾四百展商申請旅博會
  • 內地端午旅遊或延“五一”旺勢
  • 沙特下月額外減產 油價暴漲
  • 港股反彈行情可期
  • 六堡茶數字化交易平台發佈
  • 曼谷旅遊路演 泰業界即訂團隊遊

從“橫琴生產+澳門註冊”看琴澳產業發展

2023-03-27 06:35

    從“橫琴生產+澳門註冊”看琴澳產業發展

    二二年十月卅一日,深合區首次在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發展領域出台專項扶持政策,《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支持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出台振奮了在琴澳落地相關產業,大力支持中醫藥澳門品牌工業。其中提到打響“橫琴生產+澳門註冊”品牌,鼓勵橫琴研發中成藥產品到澳門註冊。大健康產業的發展蓄勢待發,指日可待。

    彌補澳產力不足缺陷

    隨着二一年一月一日《中藥藥事活動及中成藥註冊法》頒佈,澳門的藥廠大部分仍處於過渡期中,未能實現真正的藥品註冊。澳門產能限制導致生產費用成本增加,反而會限制醫藥產業的發展。“橫琴生產+澳門註冊”彌補了澳門生產力不足的缺陷,更好利用橫琴廣闊發展空間優勢,突出澳門品牌優勢。對比內地,中成藥在澳門註冊流程更簡單,成本更低。同時,管委會出台了大量政策扶助企業在橫琴投資醫藥行業。醫藥行業是一個投資大、回本周期長的行業,前期需要政府大力支持,企業才能更快度過起步期,早日創造社會效益。

    澳門生產不足橫琴補上,但目前橫琴只有粵澳中醫藥產業園可提供藥品生產,且劑型有限,不支持大健康食品生產,缺乏大規模生產基地。建議建立面向澳門品牌的生產基地,滿足澳門品牌的產能和劑型要求。橫琴面積約一百○六平方公里,其中用於生產的工業用地還未知,難以形成工業集聚優勢。建議可善用粵港澳大灣區優勢,深合區作為產品生產註冊的第一步,授權更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加工生產,建立深合區的“專業優勢”及“註冊優勢”,利用粵港澳其他城市的加工優勢。

    發揮琴醫藥貿易優勢

    形成深合區的註冊優勢,深合區醫藥產業生態需要進一步優化。《若干措施》雖然將平台補貼及獎勵細化覆蓋到體現中醫藥特點的公共服務平台,支持合同研發機構(CRO)、合同外包生產機構(CMO)、合同定制研發生產機構(CDMO)等專業技術服務平台,但補助只能錦上添花,卻不能無中生有。建議政府出資建立龍頭醫藥健康平台,奠定深合區的產業優勢。最後,無論是食品、保健食品,抑或是藥品,都需要推出市場才更能體現其價值,建議發揮澳門對外聯絡優勢,開拓更多對外貿易窗口。

    現在藥品經營許可證一證難求,深合區應利用其區位優勢開放申請窗口,極大發揮琴醫藥貿易優勢,成為大灣區乃至全國醫藥貿易中心。

    大健康產業是琴澳深度合作區的重點產業之一,需要根據本身的優勢錯位發展,利用註册優勢,建設好平台,做好研發和貿易,相信深合區大健康產業會做大做强。

    澳門中華總商會策略研究委員會委員  

    黃 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