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 OutReach
  • 美通社
  • EQS 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港交所雙櫃檯模式推出背景
  • 藍光退市 今年A股首家摘牌內房
  • 美料發債萬億 相當於加息
  • 五月全球製造業PMI降至近三年低
  • 五窮了 六月怎樣?
  • 商會冀引流會展客到舊城區
  • (一家之言)抱團出發 迎舊區轉型契機
  • 青島澳門周推澳經貿會展資源
  • 穗直播電商雙創賽 助高校生就業
  • 旅業:表演+特色店 引會展客入區
  • 澳中銀為萬洲提供15.6億授信
  • 韓多措扶持文創旅遊
  • 蘋果Mac Pro用自家製芯片
  • 活化舊區 建商圈關鍵
  • 旅局:逾四百展商申請旅博會
  • 內地端午旅遊或延“五一”旺勢
  • 沙特下月額外減產 油價暴漲
  • 港股反彈行情可期
  • 六堡茶數字化交易平台發佈
  • 曼谷旅遊路演 泰業界即訂團隊遊

(一家之言)官商合力 助旅業高質發展

2023-03-27 06:35

    官商合力  助旅業高質發展

    近月在政府加強宣傳、優惠政策鼓勵下,港客、團隊遊復甦勢頭強勁,日前訪澳旅客單日更達九萬多人次。

    據目前數據和客源分佈看,旅客結構與疫前變化不大,基本以內地尤其廣東省旅客佔主導,當中與國際航班運力尚待恢復有關。由於疫後各方全力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吸引海外客以優化客源結構,再配合“旅遊+”豐富旅遊內涵,可為擴闊客源提供基礎。

    誠然,旅遊復甦初期,追求客量是首要目標,但當旅客量不斷攀升,如何向下一階段的高質發展是關鍵。如今酒店房價向疫前靠攏,旅客留澳時間有縮短跡象。此外,被社會所詬病的不合理低價團疑重返市場,無牌導遊、團客搭公交等亂象重現,非大眾樂見。

    澳門旅遊業沉寂三年,久旱逢甘露,旅客重臨無任歡迎。長遠而言,加快轉型才能令旅遊業走上健康可持續發展之路,轉型過程中將充滿挑戰。一是澳門面對國際間的競爭有增無減,吸引海外客源的經驗和實踐不足,須加倍努力和積極部署;二是業界、市場還需要時間適應,包括客源結構變化、旅客對旅遊出現新需求,如今市場亂象死灰復燃,粗放式服務和產品吸客,反映行業未能適應新變化,未找到新的盈利模式和目標客戶群。

    此外,旅遊業復甦迅猛,考驗澳門的接待能力。各行各業人資緊張,在本地人優先就業的前提下,如何確保僱傭市場平衡,值得正視。疫情期間,就業市場巨變,政府積極引導失業者轉型,如今行業用人需求反彈,空缺卻未必可快速填補。人手不足不利企業經營,更重要未能提供優質旅遊體驗,影響旅遊城市形象和口碑。

    伴隨旅遊業恢復重現的老大難問題,政府及業界須凝聚共識,要利用好自身優勢和資源,為行業提升各項環節質量,如導遊能力、接待水平,加快向吸引國際高質量旅客目標邁進;人資方面,政府與業界應加強溝通,正視行業需求,務實解決問題,以協助旅遊業重整旗鼓,鞏固世旅中心建設。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