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港股第四季展望
  • 日圓創今年新低
  • 穗珠影地擬建灣區電影中心
  • 上半年內地汽車業併購額逾千二億
  • 中珠澳旅遊部門聯推一程多站
  • 公務航空展下月舉行 料引萬五觀眾
  • 金沙中國為韓客提供跨境支付
  • 內地存量首套房貸利率昨起下調
  • 意珠寶布契拉提 澳設第二家精品店
  • 美高梅:六萬呎公共空間明年開放
  • (一家之言)搶飲頭啖湯 助拓國際客
  • 不良貸款升 銀行業稅前盈利增
  • 固廢料監管趨嚴 注意合規風險
  • 建立品質管理系統 考取認證
  • 環保創意信念惠社群
  • 金沙:一站式服務 緊貼新技術增合作
  • 回收廠獲博企合作 減廢擴大再造
  • 經濟疲軟 日圓偏弱
  • 養生經濟興起 青年愛上中藥
  • VE10表現出色

(一家之言)豐富公交體驗 引客入區

2023-05-14 06:35

豐富公交體驗   引客入區

    全球各地告別疫情傷痛,抖擻精神重新出發,極力追回疫下三年的經濟損失,當中吸金力強的旅遊業,成為各地振興經濟的特效藥。一些資源充足的地方,不惜斥巨資打造新景點,務求帶給旅客疫後耳目一新之感。彈丸之地的澳門,除政府對外發放的多重旅遊獎賞優惠外,也應善用固有資源,凸顯小城另類之美,吸引旅客回頭。

    疫下三年,小城幾近“封城”,旅客量插水暴跌,經濟陷入史上最差。外向型經濟體被斷外需,政府唯有在內需上落墨,透過發放消費卡等支援補貼措施,真金白銀助居民共度疫情難關。更希望藉着提振內需,一方面穩住商戶的經營,另方面亦可藉客源市場的轉變而鋪開轉型路。

    如受疫情強力衝擊的旅遊業,政府推出了“澳人食住遊”等活動催谷內需,為業界激發出不少新點子,如直升機遊、海上遊等。產品甫推出便被秒搶,認為有條件在疫後向旅客推廣。

    隨着疫情過去,這些作為旅遊新玩點的產品並未有如期報到。以大受本地人歡迎的海上遊為例,其中一家公司自去年八月宣佈海上遊服務暫停,並指待港澳全面恢復通關後,才會陸續復運。隨着由商會牽頭舉辦的社區消費活動第二階段在離島開鑼,海上遊也順勢試水,並成為活動賣點,既達到引客入區的目的,更可提升旅客體驗。

    澳門受制於土地有限,難以大量闢建發展新旅遊設施項目來提升競爭力,極其量只能更新、活化、升級現有資源。因此,小城內既有的海陸空交通工具配套,可嘗試開發出玩樂遊覽攻略。即使如經常被質疑“造價奇高、效益奇低”的輕軌,對旅客而言也是一種新嘗試,雖然里程短、票價略貴,但亦抱“一試無妨”的心態體驗。要讓輕軌值回票價,或可從增加配套着手。如在個別有條件的站點,設置特色市集等,既可提升旅客乘搭輕軌到達的目的性,也可起到引客入區的作用,更可為本地文創等中小企提供更多展示空間,從不同方面豐富旅客體驗。

    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