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夏寶龍:澳教育“做得好”
  • 學生深感夏主任關心
  • 長義協訪聖瑪嘉烈中心
  • 輔仁社睡佛堂派福袋
  • 三明政協主席訪澳鄉親座談
  • 防騙工作永在路上
  • 灣區大學生稅收辯論賽揭曉
  • 毅盈女協邀母親嘗拉麵賀節
  • 青年峰會探“演藝之都”
  • 經民智社誕新閣續獻力
  • 金行義工親子清潔海灘
  • 金業公會考察番禺四會同業
  • 各界:堅定自信多作貢獻
  • 南安博士智庫返梓考察賦歸
  • 澳青哈爾濱探合作機遇
  • 文博會下周深圳開幕澳參展
  • 硬筆書法展大炮台迴廊開幕
  • 國慶牌樓口述歷史研究啟動
  • 海暉幼兒了解澳海事歷史
  • 新華夜中辦財務管理培訓

學者作家探灣區詩歌圖景

2023-05-15 06:35


    學者作家探灣區詩歌圖景

    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文藝合作峰會舉辦“新時代灣區的詩歌圖景”詩歌論壇,將傳統詩詞與新詩融合,邀請關注大灣區詩歌發展的學者、評論家、傳統詩家詞人和現代詩人代表,探討大灣區詩歌高質量發展。

    灣區詩詞守正創新

    中國作家協會詩歌委員會主任、著名詩人吉狄馬加在論壇上指出,“粵港澳大灣區文學”是在國家戰略規劃的推動下提出的,這一概念的提出對粵港澳大灣區文學面向世界、聯繫未來具有特殊意義。希望粵港澳大灣區詩人能夠領風氣之先、發時代之先聲,發揚這個時代的精神特質,寫出具有史詩品格的詩篇,為中國文學乃至世界文學提供新的文學形態。

    粵港澳大灣區詩詞承接嶺南文脈,發軔於唐宋,形成於明,大盛於清,至近代而更新變化,歷時六百餘年而不衰。“尚得古賢雄直氣,嶺南猶似勝江南。”結合嶺南詩派的梳理與傳承,專家學者着眼於大灣區詩詞文化發展,共同研討新時代背景下大灣區詩詞的守正與創新。

    清華大學特聘教授、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鍾振振,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詩教學會會長張海鷗,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詞學會副會長彭玉平,全球漢詩總會副會長、中華詩教學會副會長趙松元,中華詩教學會常務理事楊子怡,澳門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鄧駿捷,以及詩人、學者代表胡迎建、李舜華、袁錦君、劉馳等對大灣區詩詞作了主題發言。澳門學者鄧駿捷認為,時代的巨變與文明的碰撞中,使澳門詩詞生發出別樣的魅力,這是中國任何一處地域文學所不能取代的。

    廣東現代詩創作為中國詩歌提供很多新的概念,如“民間寫作”、“中間代”、“七〇後”等已作為詩學現象或命題來研究,整體呈現出多元與多維的發展態勢,在技藝和思想、語言維度上表現出不斷探索的局面。香港和澳門在現代詩上也有其獨特的經驗。論壇上,專家學者針對現代詩創作中對嶺南文脈的傳承,以及外來文化的交融,共論詩歌創作中的大灣區經驗。

    吉狄馬加,中國詩歌學會會長楊克,廣東省作家協會詩歌創作委員會副主任世賓、黃禮孩、方舟,佛山市作家協會主席張況,香港青年詩人吳燕青,以及詩人、學者代表馮娜、阮雪芳、王威廉等對大灣區現代詩作主題發言。

    澳門詩歌需浮水面

    黃禮孩追溯澳門詩歌的發展源流,分析生活在澳門這一地域文化裡的詩人寫作特色;指出未來的澳門詩歌需要浮出水面,澳門詩人更應該眺望大地和大海,為自己的詩歌注入宏大的背景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