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專題故事
  • 要聞
  • 體育
  • 娛樂
  • 產經
  • 即時新聞
  • 澳聞
  • 中國
  • 國際
  • 生活
新聞
  • 拜登與澤連斯基聯大演說 促成員國抵制俄侵略
  • 過去十年增加100萬億美元 全球債務佔GDP高達336%
  • 迪士尼將擴大主題園區業務 未來十年投資600億美元
  • 文在寅赴醫院探望李在明 籲對方結束絕食
  • 印裔錫克教領袖遇刺引風波 加拿大與印度互逐外交官
  • 歐盟計劃制定措施 減低對中國電動車電池的依賴
  • 尋求退出中國 鴻海明年倍增印度投資
  • 蘋果新iPhone買氣旺 預購可能11月才到手
  • 傳軟銀有意投資OpenAI 孫正義展露AI雄心
  • 美三大車廠首度同時罷工 車企十天損失56億美元
  • 英擬禁中國監控技術 德禁中企收購衛星公司
  • 底特律車企勞資談判仍僵持 全美汽車工會:已做好罷工準備
  • 高油價與罷工雙重陰影環伺 美8月CPI升3.7%超預期
  • 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展開反補貼調查 馮德萊恩:國家補貼扭曲市場
  • 第四季每日供應缺口達330萬桶 OPEC看好主要經濟體能源需求韌性
  • 貿易碎片化威脅國際貿易發展 世貿主張重新全球化
  • 改變人類簡報方式 PowerPoint開發者逝世
  • 北美大型銀行料美聯儲明年減息四碼 未來數季經濟成長將顯著放緩
  • 美印牽頭建設美印新走廊 IMF總裁:不應具有排他性
  • 美越升級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將深化半導體及稀土領域合作

「通俄門」起源調查報告出爐 FBI被指立案欠缺實質證據

2023-05-17 12:01


美國司法部特別檢察官達勒姆周一(15日)發表報告,指聯邦調查局(FBI)於2016年對前總統特朗普陣營涉嫌通俄展開調查時手法不當,過分依賴原始而且未經證實的情報,但報告並未批評調查懷有政治動機,相信令特朗普陣營大失所望。

據美聯社、《紐約時報》及《華爾街日報》報道,達勒姆在長達306頁的報告中指,部分調查人員基於未經分析和未經證實的原始情報行動,過程中亦出現偏見,忽視一些削弱調查前提的資訊。報告又指,FBI對今次案件的處理手法與其他政治敏感案件有不同,包括涉及特朗普當年大選對手希拉莉的案件,例如未有告知特朗普他的競選陣營內,有人員成為調查對象。

FBI回應指,早前已經採取一系列改善措施,處理和避免報告中提及的問題。特朗普在其社交媒體平台「真相社交」(Truth Social)回應稱,達勒姆的結論顯然證明「FBI根本不應展開調查」,美國公眾受到欺騙,又指自己是「這起(民主黨發起的)長期叛國騙局的受害者」。

美國司法部的特別調查顧問於2019年提交報告,確認未發現特朗普與俄羅斯合謀,干預2016年大選的證據,司法部前部長巴爾其後委任達勒姆,檢視FBI在案件上是否出現問題。

特朗普回應時達勒姆的報告,指FBI不應展開調查。 (美聯社圖片)

力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