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黔文旅招商推介 促深化合作
  • 圖片新聞
  • 銀河嘉佩樂酒店明年中開業
  • 旅業倡拓具潛力自由行城航線
  • 客量支持 酒店料“五一”房九成滿
  • (一家之言)眾志成城打造宜遊環節
  • 黑桃資本捐出藝術珠寶藏品
  • 美股近期大市回顧及展望
  • 特斯拉營收利潤遜預期
  • 餐飲業使用智能管理系統趨增
  • 深合區科創扶持十措 接受申請
  • 張文宏:大健康料成澳新產業支柱
  • 餐飲智能方案展示會下周一舉行
  • 美四月採購經理人指數回落
  • 亞洲貨幣偏弱 人幣壓力漸增
  • 建築工程界赴黔考察發展趨勢
  • 港股三連升 破年內小三頂
  • 樂高特展 展1:1賽車模型
  • 銀河櫻花文化節 豐富多元體驗
  • 格蘭莫雷借澳平台入內地

澳門復甦節奏 灣區最快

2023-05-28 06:35


    澳門復甦節奏  灣區最快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佈四周年以來,大灣區經濟發展活力不斷顯現。二二年區域GDP總量已突破13萬億元人民幣,躋身全球主要經濟體前十。近期,粵港澳三地的今年首季經濟數據及“五 · 一”黃金周旅遊消費數據陸續出爐,顯示大灣區今年經濟開局起步良好,珠三角九市穩中有進,香港終止跌勢,澳門步入復甦正軌。主要關注點如下:

    一、大灣區內地城市經濟復甦情況

    1、整體經濟穩步回暖,廣東及珠三角九市經濟增速顯著回升,深圳、中山表現尤為亮眼。

    今年首季,廣東省整體經濟實現良好開局。GDP總量突破3萬億元人民幣,佔全國比重超過10%,繼續保持全國第一經濟大省地位;GDP同比增4%,這一增速雖不及全國首季4.5%的平均增速,但高於廣東去年同期及去年全年,經濟回暖態勢明顯。與內地經濟規模第二、三大省相比,廣東首季經濟增速不及江蘇、山東(同比均增4.7%),但增量規模仍是廣東較領先,與第二位江蘇的單季GDP規模差距,比去年同期擴大137億元人民幣。

    經濟增長極作用顯

    分城市看,大灣區內地九市貢獻廣東首季GDP的約8成,灣區經濟增長極作用繼續顯現。具體而言,9個城市首季GDP均實現正增長,除惠州外的其餘8城,首季GDP增速均高於去年全年,6城首季GDP增速高於廣東平均增速。深圳、中山GDP增速分別達6.5%、5.9%,排廣東前兩位,且分別高於全國平均水準2個及1.4個百分點;其中,深圳市受益於出口強勁、投資加速、消費回暖三重拉動力,首季GDP增量達707.6億元人民幣,遠超北京(534億元)、上海(526億元)、廣州(212億元),排全國所有城市首位;中山強化發揮工業經濟“壓艙石”作用,加大開展工業專案招商,集中推動94個製造業項目動工,助力首季經濟良好起步。

    2、工業投資提速上量,大灣區九市競相開闢戰略性產業升級“新賽道”。

    首季廣東工業投資增速29.4%領先全國;其中先進製造業投資增30.5%、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35.1%,分別高出全國平均增速20.8個、19.1個百分點。分具體城市看,大灣區九市在工業投資方面均推出實招,發力點各有側重,共7個城市首季工業投資增速高於廣東平均水準,其中珠海、佛山、中山排前三位。工業投資的快速增長,不僅對各城當季經濟增長有實質貢獻,也為大灣區未來工業經濟發展奠定基礎。

    廣東出口結構優化

    3、外貿出口頂住壓力,大灣區貿易夥伴、出口產品迎來結構性優化。

    當前,世界經濟衰退風險上升、海外需求顯著不足、全球產業鏈格局加速重構,外貿發展的國際環境較嚴峻。首季廣東作為外貿大省頂住壓力,出口數據呈V型走勢──從一至二月同比降10.4%,轉為一至三月同比增6.2%;從規模上看,首季廣東實現出口規模1.22萬元億人民幣,進出口總額達1.84萬元億人民幣,創歷史同期新高,規模排名全國首位。

    在廣東省外貿數據承壓上揚背後,其出口結構有優化趨勢。一方面,在中美博弈背景下,RCEP、“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等成為廣東外貿新的重要夥伴。首季廣東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10.9%,佔進出口總值29.4%;東盟繼續成為廣東第一大貿易夥伴,廣東對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也增2.8%;此外,廣東對葡語國家巴西進出口增47.4%。

    接觸性消費先恢復

    另一方面,在內地人工成本上升、傳統製造業向東南亞轉移趨勢下,高端製造業產品成為拉動廣東外貿增長的新動能。首季廣東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新三樣”出口分別增10.5倍、50.5%、1.2倍,大灣區部分傳統3C企業為迎合市場變化,開始向汽車電子、新能源等領域轉型。

    4、大灣區餐飲住宿、會展旅遊等接觸性消費板塊率先恢復。

    首季是新冠肺炎調整為“乙類乙管”後的首個完整季度,各類線下消費場景重啟,疊加各地政府發放消費券、家電汽車消費補貼等政策的“乘數”效應,首季廣東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5.1%;其中,餐飲消費額增31.4%,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增13.9%,在服務業各行業中增幅最大。此外,大灣區會展消費板塊也有較快復甦,尤其在廣交會帶動下,廣州展覽場次、參展觀展人次分別達去年同期的2.8倍、4.1倍,廣州酒店預訂量較疫前同期增1.6倍。

    中美博弈累港外貿

    二、港澳經濟復甦情況

    1、香港經濟止跌回升,外需不足仍是主要挑戰。

    今年首季,香港經濟止住去年連續四個季度下跌的趨勢,同比實現2.7%的溫和增長,高於市場此前預期。全面通關後,訪港旅遊業、服務業有序恢復,是首季香港經濟回暖最主要原因。一至三月,香港地區私人消費同比增13%,創一九八七年第三季以來最大單季同比增幅;其中,本地市場消費增14.2%,受政府消費券等政策拉動,增長主要集中在食品、消費品及本地服務領域;非本地居民在港消費同比大增489%,旅遊行業服務輸出、服務輸入分別同比增504%及395%;與消費及旅遊香港行業合計失業率降至4.2%,達一九年中修例風波爆發初期以來最低水準。但同時,受全球經濟增長疲弱、外需不足、中美博弈等因素影響,當前香港外貿數據仍未止跌。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香港進出口顯著承壓,今年首季香港出口、進口繼續分別同比跌18.7%和14.4%。當前,美國已單方面取消香港獨立關稅區地位,對香港徵收與內地同等的關稅及實施進出口限制,預計將影響香港的轉口港地位,也將對香港經濟復甦形成挑戰。

    淡季不淡領先灣區

    2、訪澳旅客創疫後新高,澳門旅業復甦節奏領先灣區。

    今年首季以來,隨着內地疫情達峰及旅行限制政策解除,疊加短期內大部分出境遊需求分流至港澳地區,澳門博彩及綜合旅遊業復甦跡象顯現,復甦節奏快於大部分灣區內地城市。一方面,主要黃金周訪澳旅客顯著恢復:今年一月春節七天假期累計訪澳旅客數達45萬人次(日均6.4萬),同比增297%,恢復至疫前的38%;“五 · 一”五天假期累計訪澳旅客逾49萬(日均9.8萬),同比增262%,恢復至疫前的77%;珠海邊檢各口岸日均出入境客流量已恢復至疫前同期約9成。

    另一方面,今年四月澳門旅業“淡季不淡”:按疫前經驗看,首季排除春節假期外,一般是旅遊業淡季,但今年一至四月訪澳旅客呈逐月上升,未顯出淡季效應——一至四月的日均客量分別為4.5萬、5.7萬、6.3萬及7.5萬,分別恢復至疫前同期的41%、45%、58%及66%;首四月累計客量達722萬,同比增190%。

    賭收恢復更勝預期

    3、本澳主體產業復甦超預期,實體經濟回暖跡象顯現。

    一至四月澳門博彩毛收入493億澳門元,同比增141%,其中四月博彩毛收入更是同比增450%至147億澳門元,恢復至疫前同期62%,超出市場預期。從“五 · 一”期間高頻數據看,五月首七天的日均博彩毛收入達6.5億澳門元,較四月份日均博彩毛收入升30%。

    在博彩業服務帶動下,其他相關行業及整體經濟亦有回暖跡象。從企業開業情況看,首季新設立公司1,284家(同比增17%),其中接近5成為批發零售業及文娛博彩相關服務業企業。從就業市場看,一至三月本地居民失業率已從疫情期間高位的5.5%快速下降至3.9%,較疫前同期略高1.6個百分點。

    4、澳門經濟復甦結構分化,多元化發展還需加碼。

    一是港客復甦拉動作用明顯,但海外客源拓展仍需後續發力。內地旅客在總旅客數佔比從去年首四月91%高位,降至今年同期64%,低7個百分點;這主要是港澳通關重啟,此前被壓抑的香港旅客來澳需求得到釋放,首四月香港旅客同比大增1001%,在訪澳旅客的佔比達31%(疫前同期佔比18%)。不過,亞洲其他地區、歐美、大洋洲等地區在客源貢獻度上,相比疫前同期有一定差距,後續仍待特區政府及各大博企拓展海外客源舉措發力。

    非賭元素新增長點

    二是短期內中場業務率先恢復,長期看非博彩元素將成為重要增長點。首季中場業務賭收恢復至疫前同期的67%,好於旅客量恢復程度(約50%);市場機構預估,四月中場賭收可基本恢復至疫前的75-85%;相比之下,貴賓廳賭收預計只恢復至疫前的20-25%,預計未來其對本澳整體賭收貢獻度將繼續走低。

    同時,從“五 · 一”黃金周旅客行為變化看,高端休閒度假遊正成為疫後內地旅客出境遊新趨勢,次季起多家博企的非博彩項目將投入使用,體育賽事、演唱會、MICE會展等非博彩元素供給增加,將有利推動本澳向多元化旅遊目的地轉型,吸引更廣泛客群來澳,並提升旅客平均逗留時間及非博彩消費貢獻。

    總結而言,從近期數據看,今年粵港澳三地均實現良好開局,大灣區經濟穩步回暖的趨勢明顯、基礎較牢。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短期內消費回彈的拉動效用較強;工業投資、製造業轉型升級也有利帶動灣區未來經濟增量。分地區看,受益於疫情三年期間特區政府各項穩經濟、顧民生政策支撐,澳門較好地保存作為國際旅遊休閒中心的承載能力,非博彩板塊投入的增加,也與疫後內地旅客出境遊需求的變化趨勢相匹配,預計今年澳門有望成為大灣區乃至全國經濟增速最亮眼的地區之一。

    中國銀行澳門金融研究院    楊燊榮  梅新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