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紙上留聲粵劇粵曲展周二開幕
  • 菲日煙火閃耀本澳夜空
  • 所得補充稅首期下月初截
  • 澳青了解內蒙邊境經濟
  • 基委會研究室到律師公會調研
  • 林慶華任駐澳部隊少將政委
  • 安哥拉鑽石業訪季先峥
  • 桂澳紅會增救援演練促合作
  • 居民商戶盼內港振經濟
  • 活化內港迎新發展機遇
  • 坊會認同活化內港兩碼頭
  • 貨車拖架着火警列縱火案
  • 的士失控撞欄兩內地客傷
  • 馬耀鋒倡從事換錢黨刑事化
  • 律師建言修法打擊不法博彩
  • 內地客投保增留意資金來源
  • 鳳里交流團訪石獅同鄉總會
  • 魯澳冀科教合作高質發展
  • 台山坊會醒獅賀中秋迎國慶
  • 龍川同鄉會比賽傳承客家話

市署分段修復植逾十二萬苗木

2023-05-30 06:35




    “天鴿”“山竹”致澳山林嚴重受損

    市署分段修復植逾十二萬苗木

    【本報消息】市政署表示,本澳經歷天鴿和山竹風災吹襲後,山林受損嚴重,署方由一八年起分階段持續修復山林,至今已完成種植逾十二萬株苗木,存活率逾九成。今年第二季在路環、黑沙等區開展第六期山林修復工作,計劃明年三月種植三萬五千株新苗。

    明年種三萬五新苗

    市政署昨日上午向傳媒介紹山林修復工作情況,自然護理處長黃繼展稱,六期山林修復工作已經判給,現正開展樹種保留工作,僅移除枯樹、危樹和入侵植物。

    相信修復後的樹苗在颱風中存活率較高,除綠化周植樹活動外,署方會再視乎山林情況再作評估,期望未來不會再有大規模且緊密的山林修復工作。

    市政署聯同廣東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專家組因應本澳山林特點,訂定修復及優化山林生態原則和計劃,承接公司須依循計劃開展工作,當局會在標書設計、罰則和監督上做足工作,持續監察修復成效。一八年起分階段完成種植約十二萬五千多株苗木,包括逾一百二十種鄉土樹,經持續多年的監察,苗木存活率逾九成且生長良好,為保障山林生物多樣性打下基礎。今年第二季將陸續在路環陸軍路兩側、黑沙水庫南側和龍爪角等區份開展第六期山林修復,總面積三十五公頃,計劃明年種植三萬五千株新苗。

    護山林生物多樣性

    健康山林棲地應包含草本、灌木、喬木,具備生物多樣性。近年本澳多處山林看似一片綠油油,實則山體早被瘋長的藤本植物如夜花藤和薇甘菊大面積覆蓋,嚴重危害植物生長,林區逐漸喪失生態功能,無法為生物提供食源及棲息地,影響生物多樣性的可持續發展。此外,上世紀在本澳山林種植的台灣相思、木麻黃等先鋒樹種,雖具改造林區微氣候環境、土壤肥力等作用,但因短壽特性導致多片林區近年出現衰退。

    故此,有必要清除如夜花藤和薇甘菊一類藤本植物,並透過重植造林,持續修補等手段,復育山林生態,保護山林的生物多樣性。根據《環境狀況報告》數據顯示,一八至二一年,鳥類、哺乳類、昆蟲類等三類生物種類均有上升,兩棲動物類、魚類、爬行類的三類生物則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