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澳代表赴世界圖書信息大會
  • 引“聚易用”泊車減不便
  • 臨床營養研討會昨開幕
  • 暨南恆愛醫協訪長者送暖
  • 何族訪莞行以球會友
  • 文物大使培訓講述澳門史
  • 民眾頤菁長者展學習成果
  • 中總婦委會參觀上葡京
  • 法諮會商明年立法規劃
  • 省級政協會提五施政建議
  • 特首勉委員發揮雙重積極作用
  • 婦聯倡訂家庭發展目標
  • 特首:決心解決房屋問題
  • 政府:明年延續惠民措施
  • 港澳台人參保資格認證下月底截
  • A區經屋申請細節今揭曉
  • 居民認識退化性膝關節炎
  • 中藥業公會賀國慶中秋
  • 經民聯議政班釋國際形勢
  • 安海鄉親中秋博餅弘文化

(新聞小語)經濟復甦需時宜審慎理財

2023-05-31 06:35

    經濟復甦需時宜審慎理財

    本澳經濟正處疫後復甦階段,部分行業因遊客回升受惠,但人工未見調整,不少居民繼續“睇餸食飯”。特區政府亦繼續“勒緊褲頭”,要求部門明年預算開支不應超過今年。

    過去三年新冠肺炎疫情重擊全球經濟,以旅遊博彩業為主體產業的澳門,亦受明顯影響。公共財政收入大減,須連年動用財政儲備“救市救人”。三年疫情終過去,經濟正逐步復甦。

    特區公報昨刊登行政長官批示,鑑於本澳經濟仍處於復甦階段,各部門及機構在編制明年度預算建議時,須審慎評估各項預算開支的必要性及合理性,預算金額不應超過本年度預算金額。

    目前經濟逐步復甦,旅客數字已回復至疫情前總量的過半,賭收上升,四月份賭收創疫情後新高至一百四十七億元,按年增加四點二倍。特首早前表示有信心今年賭收一千三百億元,雖然仍是赤字預算,但已較過去三年好轉。

    社會復常,從加強對外交往、深化合作領域、開拓合作機遇等,不論政府以至民間社團,組團到外地“取經”、“探路”的活動明顯增多。但整體經濟還未恢復元氣,政府部門要做好帶頭作用,慎辦活動及外訪、控制規模;審慎資助社團舉辦同類活動,用好公帑,重視效益。

    道路工程遍地開花,短期重複開挖,基建超時超支甚至“大白象”,民之所惡。當局決策定措前須深思熟慮,廣納民意;若項目拍板上馬,須與立法會、社區團體、傳媒等保持溝通,仔細解說,開誠佈公。按照民生、發展所需,輕重緩急,穩妥推進,監督項目按期保質完成。

    如無特殊情況,預算的千三億賭收料可達標甚至略有超額。但各項社福開銷非常龐大,且幾近剛性,易放難收。達標的財政收入能否支撐?尤其會否恢復央積金注資、公務人員調薪等焦點,端視當局如何“分餅”。

    經濟全面復甦需時,各部門在不影響居民的生活水平的前提下,評估各項預算開支的必要性及合理性,應使則使,繼續以謹慎理財為原則,開源節流,量入為出。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