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永利百老匯亞洲打造常駐表演
  • 澳成日內瓦鐘錶大賞全球首站
  • 明年G2E料逾百國際供應商參展
  • 會展嘉許獎接受報名
  • 會展復疫前七成 明年保增長動力
  • 鄂澳經貿交流 助葡產品躍級發展
  • 雙區機遇賦能工業
  • (一家之言)加速數字化 推動旅遊+
  • 工展會周五開鑼 顯澳門製造實力
  • 底部明確 緩慢回升
  • 理財小教室——反向ETF
  • 內地月均快遞件逾百億
  • 穗發億元消費券 促中秋國慶
  • 工銀澳門下月組團四川考察
  • 美高梅科協辦應用科學分享會
  • 港股第四季展望
  • 日圓創今年新低
  • 穗珠影地擬建灣區電影中心
  • 上半年內地汽車業併購額逾千二億
  • 中珠澳旅遊部門聯推一程多站

(一家之言)抱團出發 迎舊區轉型契機

2023-06-07 06:35

    抱團出發  迎舊區轉型契機

    連月來訪澳客量持續增加,帶動各業重現曙光。旅客群體除散客及團客,更因應會議展覽業復甦,帶來一批又一批高質會展客商,等於為澳引入消費力。如何成功分流到不同社區消費,成為提振社區經濟重要一環。

    疫後會展業加快復甦,當局預計今年可舉辦七百至一千項會展活動。單是六、七月,就有約三十場會議或展覽活動舉辦,料有超過廿七萬人次參與,復甦可望可及。配合國際航班逐步復常,便利主辦方招商引資,吸引各地參展商及商務客來澳。

    由於會展活動主題漸趨多元,內容包括科技、金融、基建、娛樂等,來自不同行業的與會者,透過會展有助相互拓展業務,促進達成合作。更重要是藉此平台可拉動上下游產業鏈,帶動零售、餐飲、酒店、旅遊、物流等行業受惠,加快行業復甦,還可提高城市形象及知名度,助力拓展海外客源。

    會展客商向來被視為高質客群,從今年首季旅客消費數據可見,來澳參加會展的旅客人均消費逾四千三百元,消費力高於普通旅客,位居旅客消費力首位,這部分客群更是中小企希望吸納的目標。

    透過持續舉辦會展活動,引會展客入區體驗澳門的獨特文化,推動在社區的消費意慾,達到提振社區經濟,發揮“旅遊+會展”作用,是今年政府及業界重要工作之一。但如何做到雨露均霑,讓本澳各個社區都能受惠,則視乎政府如何引導、商戶如何部署配合。

    誠如旅遊業者所言,不是所有舊區都有旅遊景點,區內商舖分散,難吸引商務客延長逗留。針對客群喜好,可引入表演項目,提升商務客入區意慾。至於如何促進消費,則視乎商戶本身是否具備特色,產品能否迎合旅客需求。

    長遠而言,打造具社區特色的商圈,是舊區活化的終極方向。前提是如何統籌做好整體規劃,區內商戶更要打破舊有“各有各做”的思維,抱團出發,迎接舊區轉型契機,才能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引客效應。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