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專題故事
  • 要聞
  • 體育
  • 娛樂
  • 產經
  • 即時新聞
  • 澳聞
  • 中國
  • 國際
  • 生活
新聞
  • 「福隆新街步行區計劃」正式啟動 商戶旅客大讚熱鬧氣氛足
  • 黃少澤:關注橫琴口岸「聯合一站式」車道試運行情況 當局盡最大努力優化系統
  • Wing Shya攝影展陳靜現身撑場 李政宰望有機會來澳門旅遊
  • 【國慶酒會】中總:將做好「引進來 走出去」工作 實現澳門更好發展
  • 港澳警方聯手追查JPEX騙案 兩港男涉在澳洗黑錢落法網
  • 勞工局今年至今共助10,581人獲聘 為去年全年總數1.7倍
  • 整治下水道 路氹城10月5日起實施臨時交通安排
  • 市政署加強巡查飲食場所 做好節假日食安管理
  • 中國品牌號召力提高 日系車苦戰 三菱汽車自中國撤資
  • 政府與銀娛活化荔枝碗片區 圍繞造船業創建離島文化地標
  • 本澳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趨降 醫生:愛護心臟從三方面做起
  • 澳車北上每月限三次預約 周日起試行
  • 內地中秋國慶長假期開啟 酒店零售業界看好市況暢旺
  • 市場不穩定因素多 買家保持觀望 中原料第四季樓價跌3%至5%
  • 中銀與同善堂合辦音樂會 推廣傳統文化
  • 恒大通報:許家印涉違法犯罪 已被採取強制措施
  • 房屋局:建經屋解決居民住房需求 經屋售價由行政長官批示訂定
  • A區B11公屋設計連建造工程開標 共收11標書 最高價9.83億元
  • 澳門國際煙花比賽匯演續綻放 第七及第八場國慶節當晚登場
  • 8月底全澳機動車25萬輛 首八月8,748宗交通意外釀五死

衛生局構建電子監測預警系統 提升山頂急診部運作

2023-06-07 15:01




今年5月感染高峰時,山頂醫院急診每天求診人數上升到超過1,000人次。(林嘉欣攝)
仁伯爵綜合醫院醫務主任彭蓬光(左)和衛生局資訊科技廳顧問高級技術員何強(右)。(林嘉欣攝)

衛生局建立電子監測預警系統,實時監測仁伯爵綜合醫院急診各種訊息,有效提升急診部運作。仁伯爵綜合醫院醫務主任彭蓬光表示,本澳自4月開始,新冠病毒感染人數感染攀升,直至5月達到一天900多人的感染高峰,急診每天求診人數上升到超過1,000人次,患者候診時間亦延長。為應對流行高峰,仁伯爵綜合醫院應用監測資料,傳召醫療人員,調整急診工作崗位,增加醫生值班時間,調派各專科和社區醫療衛生範疇的醫生支援急診工作,並啟動24小時門診分流急症室患者。經過一系到應對措施,患者得到及時分流和妥善診治。

他介紹,電子監測預警系統是一個智慧醫療系統,實時監測仁伯爵綜合醫院急診各種訊息(例如:就診人數、平均候診時間、急症病房留院觀察的人數),並根據監測結果發出預警信號,以便根據預警機制及時調動醫療人力資源及擴大接診空間。

而相關系統在新冠病毒感染高峰期中有不少功能,包括提升急診接診能力、防重症醫療擠兌,以及分析應對高峰措施的成效等。

電子監測預警系統在縮短急診輪候時間方面頗有成效,彭蓬光稱,自4月份本澳新冠病毒感染人數感染攀升,不少日子急診求診人士平均候診時間超過3小時,仁伯爵綜合醫院院根據監測結果啟動應急機制,至近日平均候診時間回落至1小時左右。此外,根據監測資料,不少症狀較輕且不具重症風險因素的人士到急診求醫,故此,衛生局在急診和衛生中心重新分配人力資源及擴容接診空間,減少醫療擠兌。同時,他亦呼籲不具備重症風險因素和沒有重症警示症狀的人士,感染後可使用對症治療藥物,在家休息。如有就醫需求,可選擇在公營、私營醫療機構或衛生中心就診。

電子監測預警系統作用重大

衛生局資訊科技廳顧問高級技術員何強介紹,電子監測預警系統主要由三部份組成,分別有實時電子查詢平台:有權限的人員可通過電子設備即時獲得實時數據(例如感染人數、就診人數、輪候時間、留觀人數、新冠藥物使用情況等);定時統計報表:通過定時報表分析過去一段時間發展趨勢,以制定政策;預警信號發送:當系統監測到數據已逹到某一個警介點,會自動以短訊通知各有關人員作出人員調動,配合應對將會出現的特殊情況。

通過電子監測預警系統的幫助,管理層更能掌握疫情發展趨勢、又能了解即時各部門運作情況。以制定適時政策或適時調配人力資源,也能有助提前作出部署以應對突發情況,同時可大大縮短市民輪候時間,又能減輕前線醫護人員壓力。這對協助應對新冠病毒感染高峰期有很大幫助。他指,目前系統仍會持續不斷優化以應對疫情變化。(編輯部)

力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