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工聯青年參觀通航展
  • 尋琴探澳攝影賽展覽將開幕
  • 工聯健頤成立廿四周年
  • 逸園退休職工會賀三慶
  • 專業女性協認識澳文遺
  • 認識基本法園遊會明舉行
  • 工聯北綜辦“奔婚”工作坊
  • 世界發明總會澳人任副會長
  • 菩提十周年慶典發佈新書
  • 健身球協分享參賽經驗
  • 港澳人士睇龍華達預期
  • 創研會探討明年施政報告
  • 長者網絡街站宣精神健康
  • 港澳社團推廣認識皮紋學
  • 外交公署勉青進協發揮所長
  • 崔世昌任百萬行主禮嘉賓
  • 首次京澳合作會議今舉行
  • 全澳換智能電錶明年底完成
  • 澳電:A區將建三變電站
  • 張司:強化帶路灣區法治保障

李靜儀關注偉龍社區配套打折扣

2023-07-10 06:35


    李靜儀關注偉龍社區配套打折扣

    【本報消息】立法議員李靜儀表示,偉龍住宅項目所處土地的規劃經過多番變化,但均以住宅用途為主。早於二一年政府向立法會介紹調整規劃的方案時提到,單位數量減少,改變規劃是希望“大家住得舒服些”;但當局強調無論採取哪一種方案,公共設施大樓都不變,並優先上馬;該大樓規劃有十五層,設有巴士站、停車場、街市及熟食中心、商業用途、郵局、社會設施、體育設施、醫療設施等。

    早前呈交城規會的規劃中社會設施配套的面積大幅減少,但該區附近欠缺其他社區設施作支撐。她提出書面質詢,問當局如何確保新的規劃能夠滿足未來偉龍住宅項目的居民的基本生活和出行需要?以哪些指標作為評估標準?縮減面積後,有關公共設施和社會服務項目的分佈和佔比如何?

    李靜儀提到,現時本澳缺乏具體的土地規劃標準,尤其是居住密度大的區域,一直存在社區設施不足、設施落成時間滯後和商業配置有限、前瞻性不足和低估區內居民的生活和出行需要等情況。鄰近香港則設有規劃標準與準則,列明政府釐定各類土地用途和設施規模、位置及用地規定的準則。在已出台城市總體規劃和逐步開展分區詳細規劃的同時,她要求當局交代會否參考其他地區經驗,制訂不同區域社區設施的數量和設置的項目指標,以利規劃部門可按照客觀考量標準決定興建的規模和次序,滿足社區發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