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全球3.6萬AI企 中美英列前茅
  • 外銀:中國FDI逐步復甦
  • 中國擴大免簽 歐企增投資信心
  • A股貴金屬板塊逆勢走強
  • 比特幣市值升破四萬美元
  • 美或減息 國際金價創新高
  • 中銀雅廉訪支行復營
  • 盛世卅五年 續助澳經濟發展
  • 新濠入選十大可持續發展酒店
  • 金沙做強表演錄製線上營銷
  • 翰林·雋峰料明年第四季落成
  • 瓊澳旅業合作 促資源互補
  • (一家之言)備會展人資 把握發展機遇
  • 一會三地 灣區服貿大會明舉行
  • 減息預期弱化 英鎊偏強
  • 政策共振帶來底部支撐
  • 行業領袖分享真知灼見
  • 科技變革塑造未來旅遊
  • 深入討論釋放旅遊業潛能
  • 第十屆世旅經濟論壇·澳門圓滿閉幕

(一家之言)完善應急機制  建安全之都

2023-09-03 06:35

    完善應急機制   建安全之都

    颱風“蘇拉”遲來快走,對本澳造成的影響較預期小,有驚無險。颱風過後市面復常速度快。針對因惡劣天氣旅客滯留,還有居民、外僱上下班機制較以往均有所進步,反映政府、各行業準備充足,吸收了寶貴經驗。

    “蘇拉”來勢洶洶,威力驚人,是次因應惡劣天氣,不少措施推行急且快。例如口岸通關暫停、娛樂場關門停運等,影響相當大,但因通報機制到位,加上各方盡力配合,共同守護小城安全,一切運行順利,安然度過。

    回顧過往,颱風襲來前社會運作較混亂,當中以打工仔上下班問題最令人無所適從,往往因眾人歸家心切或風後突然上班,以致交通混亂。但是次不少企業都能彈性處理員工的上下班安排,部分大企業更因惡劣天氣口岸封關,讓有需要的外僱提早收工,並向本地同事提早預告翌日的早更安排等,未雨綢繆,運作越見成熟到位。這或能歸功於多年來本澳應對颱風的經驗,以及疫下三年飽經的“特殊訓練”,充分體現出企業人性化和靈活性。

    應對颱風天時,本澳公交安排仍未能盡善盡美,特別是各口岸因巴士停運,的士供不應求,乘客候車逾句鐘等。但政府考慮到問題並推出特別方案處理,如開放附近建築物讓旅客入內候車,更提供食物和水,保障旅客基本需要。此外,海、空等多個航班被迫取消,政府、酒店能及時將資訊向旅客闡明,有利他們盡早做好相應規劃或準備,這令本澳旅遊形象加分,值得表揚。

    面對是次颱風,本澳有天時、地利、人和配合,社會恢復才能加快,令人感到澳門在處理突發事件上越見熟練。但隨着全球氣候變化,未來沿海城巿面對颱風數量和威力只會有增無減,澳門應對機制應進一步完善。亦要透過不斷優化和學習,做好溝通,日後既要做好發佈資訊工作,為打工仔和滯留旅客提供及時資訊和解決方案外。更要對症下藥,梳理交通、安排避險,積極治理水患,讓居民、旅客安心應對,方是最佳辦法。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