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日報消息】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今日發佈,由該公司承建的廣西百色水利樞紐通航設施工程“土建I標閘室牆”首倉混凝土澆築完成,標誌着項目省水船閘主體結構施工開啟,主體工程施工邁上新台階。工程建成後將解決右江航道百色水利樞紐的瓶頸問題,打通雲南至珠江出海通道、以及雲南經環北部灣出海通道,形成江海聯運的交通佈局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格局。
該工程是世界首座同時建有省水船閘和升船機的通航樞紐,也是國家推進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重點項目,擬建單個省水船閘,省水船閘有效尺度為130米乘12米乘4.7米(有效長度乘閘室淨寬乘門檻水深),可滿足2個500噸級船隊或1個1,000噸級船舶通航,共澆築混凝土方量約39萬立方米。
同時,作為內地首建高水頭帶獨立省水池的省水船閘,設計最大水頭25米,在灌泄水時上下游水體不直接進出閘室,而是經過水體交換,使輸水閥門工作水頭成本降低,能將水資源重複利用,可有效解決農業、發電、航運三者之間的矛盾,建設省水船閘具有明顯的優越性。
項目建設的圍堰及岩埂在擋水期間應作為百色水利樞紐大壩的一部分,其擋水高程以下庫容大於10億立方米,對於下游及南寧市防洪具有重大意義。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