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專題故事
  • 要聞
  • 體育
  • 娛樂
  • 產經
  • 即時新聞
  • 澳聞
  • 中國
  • 國際
  • 生活
新聞
  • 深合區多功能賬戶開戶160個 累計劃轉資金超70億元
  • 輕軌東線預留經青茂再西延條件 848萬元可行性研究已判給
  • 岑浩輝拜會勞⼯界選委 承諾推動社會進步改善民生
  • 去年博彩業總收1,885億增逾三倍 經濟貢獻1,353億同比升3.5倍
  • 青茂口岸自助通關範圍再擴大 意見籲優化配套帶動北區經濟
  • 法國爆發全國示威 抗議右翼政客巴尼耶任總理
  • 耶倫稱或快將晤何立峰 暗示拜登政府任期後會退休
  • 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代表團來澳考察交流 肯定本澳疾控工作成效
  • 受熱帶氣旋「摩羯」影響 四個露天泳池需關閉清理
  • 去年博彩業總收入按年增3.1倍至1,885.2億 幸運博彩收入回復至2019年63%
  • 民防中心對「摩羯」作工作總結
  • 受颱風「魔羯」影響 澳航取消70個航班 8,100名旅客受影響
  • 市政署加緊風後垃圾清運及綠化排查
  • 五條往返關閘或橫琴口岸巴士路線 下午2時起營運
  • 本澳未來數日續受「摩羯」外圍雨帶影響 間中雨勢較大及有雷暴
  • 現正懸掛三號風球 氣象局料在下午維持
  • 氣象局:下午2時改發三號風球
  • 六大行個人房貸縮水超3,000億元 存量房貸利率下調預期再起
  • 岑浩輝拜會體育界及宗教界選委 冀團結各方力量攜手共進創繁榮
  • 立會第三會期通過23法律1決議 高開賢:下一會期任務艱巨繁重

澳門本土演唱會導演心底話 本地演職人才如何捉緊機遇

2024-05-28 07:01


澳門本土演唱會導演陳志宏選擇北上發展,兩年間走訪17個城市,完成各類演唱會、音樂會近百場。 (受訪者提供圖片)
陳志宏(中)在內地打響名聲,與數十位藝人合作無間,並得到了不少主辦方和經紀公司的信任。 (受訪者提供圖片)

「回到澳門反而工作機會更少」、「澳門不是沒有人才,而是需要平台及時間成長」、「希望政府、市場和社會可以看到本地的演職人才」,這是一名成功在內地衝出一條出路的澳門本土演唱會導演的心底話。

疫情三年期間,在防控政策之下,文娛活動完全停滯,在疫措放寬後,各類演唱會如春後竹筍遍地開花,每個周末都有演唱會舉辦,從天王巨星到潮流歌手,深受市民及旅客青睞,本澳演唱會產業鏈也逐漸成熟,然而一名本澳的演唱會導演卻感嘆本澳演職人員(演員和職員)難找出路。

陳志宏(金鷹),主要從事演唱會導演工作,在疫情期間幾乎沒有任何工作,「整整兩年沒有工作感到很徬徨,幸得前輩提攜和社團等給予機會,打開了內地市場」,對大灣區廣東城市演唱會行業生態有所了解後,毅然選擇北上發展,「過去兩年,自己超過九成生活和工作時間都在內地」。

陳志宏憶述北上發展初期「會遇到好多問題」,如市場生態、營業環境、文化差異、專業術語的差別等等,「入鄉隨俗」只能克服問題及適應他們的習慣,而最大關鍵就是收入水平,「內地市場的工酬只有澳門的一半左右」,但他直言:「澳門(從業者)可能一個月最多只能接到一至兩場演唱會,但內地數量很多!我曾經最高峰一個月開足11場!」認為澳門從業者若打算北上發展,需要克服這個心理關口。

北上發展的兩年,陳志宏共走訪17個城市,做過23個場館,合作藝人超過30位,完成了各類演唱會、音樂會近百場,他亦從「澳門金鷹」被朋友戲稱為「大灣鷹」,在內地打響了自己的名聲,得到了不少內地主辦方和經紀公司的信任。

然而當他回到澳門時,發現自己仍難「開工」,「我回到澳門反而工作機會更少」,而且發現同業同樣生存艱難,有不少同業需要兼顧其他非演出類的工作維持收入,於是他帶動一些演職人才北上交流,但面對內地的環境以及各種個人因素,大部分還是無法穩定發展,澳門需要有更多人關注他們這個族群,「希望政府、市場和社會可以看到本地的演職人才」,建立更多機會給予他們發展。

澳門同業需要空間與時間成長

陳志宏分析大灣區各城市的演唱會配套設施,「澳門在整個大灣區11個城市中,演唱會配套是最好的,主要來自各大渡假村帶來的優勢,可以說是放眼世界都是最高的。」硬性的設施配套到位後,便是軟性的人才,陳志宏認為,演唱會自從「開關」之後,出現「爆炸性」發展,「理論上飢餓這麼久,應該出現大量工作機會才是。

他透露,現在不少香港同業來澳發展,「畢竟澳門有國際級的硬件配套」,然而本地業界比不上經驗豐富的香港從業者,難以與他們競爭」,「在商言商,用更有經驗的人是正確的」,「澳門不是沒有人才,而是需要平台及時間成長」。

打造本土商業IP給予機會鍛鍊

澳門目前絕大多數演唱會均在渡假村內舉行,因為渡假村的配套能滿足大型的演唱會,但這些項目絕大部分都是演出者「帶隊進場」,如何惠及本澳的演出同業是一個值得思考的課題。他舉例指出,在疫情期間,他曾經擔任一個名為「我是現場」的澳門IP Show導演,當時反應也不錯,這類中小型的IP Show就能夠提供機會給予本澳演職人才去鍛鍊發展,認為澳門可考慮打造本土創作的IP show,同業也可以在其中成長,增加經驗。

廣東省地區出現越來越多演唱會投資者,以近期發展良好的廣州、佛山、深圳等地為例,當地對舉辦演唱會十分積極,他甚至用「搶」字來形容,除此以外,業界亦開始著手打造屬於當地本土的IP show,認為澳門也可以作出嘗試,不能只靠大型渡假村去舉辦「帶隊進場」的演唱會,本澳演職人才及中小企難以參與,建議政府鼓勵舉辦更多不同規模的商業演出,為本澳同業提供更多平台。

陳志宏建議,澳門的演職工作者可以多放眼澳門以外的地區,在大灣區發展政策扶持下,仍然有著很多市場值得探索,與此同時,政府可以更多關注這個群體,業界在自強努力之中獲取更多經驗後,為澳門本土「演藝之都」的發展出一分力。

力報新聞



關注CyberCTM